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莞证券-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点评:风险防范工作前置,政策逐步回归常态-201214

上传日期:2020-12-14 15:46:03 / 研报作者:许建锋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东莞证券-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点评:风险防范工作前置,政策逐步回归常态-201214.pdf
大小:27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莞证券-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点评:风险防范工作前置,政策逐步回归常态-201214

东莞证券-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点评:风险防范工作前置,政策逐步回归常态-201214
文本预览:

《东莞证券-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点评:风险防范工作前置,政策逐步回归常态-20121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证券-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点评:风险防范工作前置,政策逐步回归常态-201214(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0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下调宏观审慎调节参数,降低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境内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行为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在此框架下,跨境融资上限与境内企业、金融机构自身的资本或净资产挂钩。

按央行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上限公式,决定跨境融资余额上限的核心变量包括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净资产规模(针对企业)、一级资本(针对银行类金融机构)、资本(针对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央行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结果调节上述参数,进而使跨境融资规模与宏观面相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符,控制杠杆率和汇率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

本次,管理层仅下调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体现在经济复苏确定性下,防范系统性风险。

经济复苏确定性下,风险防范工作前置,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在疫情冲击实体经济背景下,2020年3月,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通过放宽金融机构及企业跨境融上限,增加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流动性。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人民币汇率在6月-12月(截止12月11日)对美元升值,波动加大。

经济下行问题修复后,货币政策将回归正常化,考虑目前疫情和外部不确定性犹存,政策或未到收紧时候,但风险防控工作将前置。

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正是上述政策指向,在未来人民币波动持续加大预期下,管理层调低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余额上限,但维持企业的上限不变,既保持了扩大利用低成本外资,增加实体经济流动性,又预防了金融系统外债风险,体现了审慎监管的思路,符合市场预期。

本次管理层调降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传达了三方面信号:一、经济复苏高确定性下,宏观逆周期调节措施可逐步减少,货币政策将回归常态;二、供应端订单向中国转移,疫苗即将大规模接种,国外需求恢复下,中国出口迎来景气,国际收支状况好转,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将持续,金融机构扩大外债风险敞口的必要性降低;三、“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将成为未来管理层工作重点之一,在经历一个阶段的货币宽松后,宏观杠杆率有所提升,未来稳金融需求或带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

风险提示: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经济复苏中断。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