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11月出口及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复苏态势延续,债市股市震荡-201214

《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11月出口及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复苏态势延续,债市股市震荡-201214(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11月出口及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复苏态势延续,债市股市震荡-201214(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政治局会议:注重需求侧改革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在解决掣肘中国经济短、长期发展的瓶颈问题,降低发展风险。 年度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注重需求侧改革、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双循环整体格局和不断增加的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环境下,这一方面说明掣肘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在于需求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促进收入合理分配将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通过科技自主创新、降低融资杠杆等手段降低市场各项风险,保证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进出口数据:海外疫情恶化导致产能替代,叠加节假日需求猛增,中国出口继续超预期快速增长。 11月中国出口表现依然强劲,主因是中国最先从疫情中恢复,复产复工较快,而海外经济和产能受疫情反弹不利影响,形成了产能替代,此外接近西方传统假日,节前需求也出现季节性反弹。 此前成为疫后出口主要拉动引擎的防疫物资、远程办公用品等重点商品出口增速均加快。 从出口目的地看,对多数主要国家出口增速均有改善,对欧美出口改善幅度明显。 CPI、PPI数据:CPI和PPI同比增速均下降,但趋势不同,表明生产稳定但内需仍不足。 11月CPI和PPI数据出现罕见的“双通缩”,受高基数和食品价格拖累,CPI同比意外转跌,PPI则在需求回暖下继续修复。 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由升转降,仍然是拉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 由于核心CPI仍保持稳定,CPI负增长或为短期现象,不存在持续通缩压力,在基数效应和春节因素消退后,CPI或将重回正区间。 金融数据:信贷结构继续优化,人民币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支撑社融增长,但企业债造成拖累。 随着经济持续向好,11月金融数据整体增速未超预期,永煤等少量国企信用市场违约事件明显影响到企业债融资新增,但人民币贷款结构继续优化,中长期贷款占比继续提高,显示出经济动能仍在回升。 人民币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主要支撑新增社融规模,但表外融资和企业债券造成拖累。 货币供应则继续保持高位,在CPI跌入负值后,预计货币政策将至少保持稳定中性。 资金面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3500亿元,资金面整体宽松,预计央行将继续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跨年资金需求。 本周资金面宽松。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延续偏宽松格局,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再次跌破1%。 央行态度持续友好,中长期资金预期续改善,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下行。 政策暖风下短期资金压力有限。 预计下周资金面整体均衡。 临近年末,市场资金需求较为旺盛,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加大逆回购和MLF操作力度,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跨年资金需求。 利率债:债市基本面仍不支持趋势性行情出现,但社融增速放缓意味着调整空间可能也将有限,负债稳定的配置盘可适当布局来年。 社融增速已然见顶,预计未来将逐步回落。 但当前企业的融资需求依然旺盛,贷款结构良好,与出口等经济数据可相互验证。 同时前期宽信用的效果显著,PMI、出口等数据强势,即经济复苏的态势仍将持续。 当前在月末跨年前夕,央行释放积极信号维稳流动性,“紧货币”似有缓和之态,但“防风险”目标上升指向下,货币政策偏紧的方向并未改变,收紧周期的宽松窗口或如昙花一现。 可转债:权益市场震荡下行,可转债市场随之下行,建议关注顺周期、金融、可选消费、细分科技成长龙头、“十四五”主题。 本周权益市场震荡下行,可转债市场随权益市场震荡下行,本周一级发行明显提速。 权益市场把握慢涨中的轮动节奏和扩散效应,转债市场顺周期趋势并未出现变化,仍旧值得在既定方向参与。 其余可以配置部分正股龙头转债价格合理的标的作为增强,考虑到转债市场总体的安全垫有限的背景下,建议以正股质优为核心来进行筛选。 建议关注顺周期、金融、可选消费、细分科技成长龙头、“十四五”主题。 权益市场:权益市场:进入年底休整期,短期震荡为主,三思路关注中期机会。 本周市场震荡下跌,调整态势明显。 上证综指收于3347.19点,全周累计下跌2.83%。 宏观经济向好趋势未变,但临近年底,投资者心理转向谨慎,投资意愿下降,获利了结意愿可能增强;结构性估值泡沫较大增加了内在需求。 市场进入年底休整期,短期大概率维持震荡,整体涨跌幅或有限。 A股中长期延续乐观,短期休整为中期蓄势。 短期可适当降低仓位配置,防范高估值个股风险,将精力投放于未来中期机会的挖掘。 建议以下三思路关注未来中期机会:(1)紧盯低估值绩优股,包括大金融(银行、保险、地产)与顺周期(建材、机械、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核心优质公司;(2)核心高成长股,尤其是具备硬核科技实力的科技龙头,如5G/芯片/消费电子/网络信息安全;(3)优势资源股,有色、煤炭等行业中资源丰富的核心公司。 在市场休整期储备中期好股,并趁标的股价调整时逐步加大配置。 黄金:市场观望美财政刺激方案谈判,金价宽幅震荡但变化不大。 本周金价先涨后跌维持宽幅震荡趋势,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主因是市场仍在焦急等待美国财政刺激谈判的结果,谈判有进展但仍有很大分歧,不断恶化的欧美疫情及表现不佳的美国经济数据也给金价短线带来一定支撑。 受美财政方案谈判刺激,短期内金价可能在1800美元上仍有一定支撑,但中长期看,金价仍将处于下性趋势原油:新冠疫苗推出后,原油需求前景趋于乐观,同时全球央行宽松政策推高大宗价格,油价继续上涨。 油价仍小幅收涨,主因是市场对于新冠疫苗推出之后,对未来原油市场消费前景抱有乐观预期,同时全球央行的宽松措施也刺激包括油价在内的大宗商品走高。 短期内,美国疫情严峻的形势仍然对原油需求前景带来打压,同时当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暴增也给油价短期走势带来压力,这将限制油价进一步走高,预计(布伦特)油价将维持在每桶45-50美元之间。 黑色产业链:下游需求旺盛和原材料价格高企推动螺纹钢大涨,去产能和紧缩海关政策继续支撑双焦价格上涨。 螺纹钢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汽车、家电等下游产品销售情况良好,海外经济启动也导致海外订单需求快速增长,此外近期生产原材料铁矿石、动力煤等价格高企,成本部分传导至钢材价格。 一些地区去产能政策和库存去化持续发力,继续支撑焦炭期价上涨,同时海关政策使得进口量偏少,焦煤供需结构性持续偏紧,推动价格连续上涨。 人民币汇率:本周,美元指数为四周来首次上涨,预计人民币汇率将中枢继续抬升,但空间不大。 第一,美元指数明年在经济复苏和低利率的综合作用下仍然会逐步下行,这会支撑人民币汇率;第二,人民币汇率的中枢在明年上半年有望进一步下沉至6.4平台,而随着疫苗问世驱动全球疫情形势逐步好转,我国贸易顺差预计将逐步缩窄,美债利率上行也将带动中美利差见顶回落,综合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升值或将告一段落,转入震荡波动走势。 总体看,明年人民币汇率中枢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已经不大,明年以双向波动的态势为主。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年末资金面波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