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44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1107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44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1107(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44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1107(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钢铁加工费高点出现在9月下半月,产量平控叠加双控使得钢铁生产受到很大约束,当时整体供应受限幅度可能超过20%。 10月后双控限电略有放开,供应边际放松,加工费回落,而近两周加工费进一步走低,部分地区钢企出现亏损减产,这与需求进一步下行有关。 上周钢铁表需同比降幅高达23%,建筑钢成交同比下降超过30%,已经明显超过行政限产导致的供应收缩力度,因此导致钢铁吨毛利快速下行。 因此即便未来继续行政限产,可能也无法对冲需求的下行,何况行政限产本身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建议从成长型新材料类行业中寻找机会,关注甬金股份、广大特材、抚顺特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等。 煤炭:近期煤炭行业政策密集,煤价调整幅度较大,随着进入冬季需求上升,煤价有望企稳,调整压力最大时期或已过去。 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煤炭供应端的约束依然较强,在需求每年小幅增长的背景下,未来若干年煤炭就是稀缺资源,存量产能或就是高额利润,现在主流个股按照50-60%去分红,煤炭股的股息率预计仍将达到两位数级别。 近期煤企三季报陆续披露,部分企业三季度业绩环比明显走高,市场煤占比高的企业尤为明显,虽然有限价政策等调控,但煤价中枢相比过去几年仍会有明显提升,煤炭资产有待重新定价,股价对此反映并未充分,继续看好板块投资价值。 优先推荐市场煤占比高及有产能增长弹性标的,动力煤股建议关注:昊华能源、兖州煤业、陕西煤业、中煤能源、中国神华。 冶金煤股建议关注:潞安环能、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冀中能源、山西焦化。 无烟煤建议关注:兰花科创。 焦炭股建议关注:开滦股份、金能科技、中国旭阳集团、陕西黑猫。 有色: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开启Taper,不急于加息;电池开启涨价,产业链价格传导顺利;稀土价格加速上涨。 需求景气度持续上行,价格传导顺利,国务院印发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全球电动化趋势进一步明确;国内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3万辆和35.7万辆,同比均增长1.5倍;鉴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电池厂上调电池价格,产业链价格传导顺利。 碳酸锂价格创历史新高,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较上周持平,锂辉石报价上涨17.1%;原料趋紧,钴价或将进一步上行,本周,钴价延续上涨趋势,MB钴(标准级)、MB钴(合金级)报价分别环比上涨3.6%、3.6%,折算国内金属钴含税价已经达到45万元/吨;国内金属钴、硫酸钴、四氧化三钴分别上涨3.6%、0.5%、0.6%;稀土永磁进入“量价齐升”阶段,现货市场,国内氧化镨钕报价上涨5.9%至77.5万元/吨,钕铁硼N35毛坯报价上涨4.8%;中重稀土方面,氧化镝上涨6.5%,氧化铽上涨23.4%,市场现货流通量有限,大厂挺价意愿较强。 锑原料紧张局面不改。 国内锑精矿价格为6.15万元/吨,较上周下跌3.91%;锑锭价格为7.60万元/吨,较上周下跌2.56%。 目前湖南黄金旗下安化渣滓溪矿已经复产,冷水江地区复产较为缓慢,原料仍然趋于紧张,价格继续上行。 基本金属供需双弱,下行压力凸显,一方面,在国内“双碳”的政策趋势下,供给端存在进一步压降的可能,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经济景气度持续回落,叠加旺季结束,下游开工率仍有回落压力,基本金属需求承压,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7月份分两批次投放了有色金属国家储备,共投放铜铝锌合计约27万吨,市场降温效果显著,LME铜、铝、铅、锌、锡、镍本周涨跌幅分别为-0.4%、-6.5%、-1.0%、-5.2%、0.3%、-1.0%。 建材:本周观点:从三季报整体情况来看,玻纤/石英砂/碳纤维景气度延续,继续推荐;品牌建材至暗时刻已过,进入布局时点,龙头确定性高;水泥板块估值性价比高,优选有量增逻辑的龙头;玻璃板块韧性仍存,重点关注光伏、电子、药玻等新品类拓展。 对于玻纤行业,21年前三季度行业新增产能69万吨,供给端得到一定释放。 需求保持韧性,库存保持低位,Q3玻纤价格高位维持,行业盈利保持高位,前三季度玻纤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351.6/81.4亿,YoY+33.0%/130.7%,创历史新高。 在国内外需求持续向好下,我们预计22年玻纤景气有望延续。 对于高纯石英砂行业,下游光伏/半导体需求向好,21年前三季度石英材料上市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15.7/4.7亿,YoY+46.4%/48.9%。 受益光伏装机量增长/光伏电池P型转N型,高纯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新增或有限,石英砂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受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需求带动,碳纤维民用需求增速加快,21Q3光威复材/吉林碳谷收入增速分别为13.5%/72.0%。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下,产业链不同环节成本传导有所分化,21Q3光威复材/吉林碳谷毛利率分别环比下降4.6/6.3pct。 随着国内龙头企业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且快速扩产,碳纤维国产化率有望继续提升。 对于消费类建材,受到部分地产商风险影响,消费建材行业为控制风险降低扩张速度,收入端受到普遍影响,其中管材/板材/五金等行业收入环比仍有所提升,涂料行业收入环比持平,其他行业收入环比略有下滑。 从21Q3净利润看,同环比普遍出现下滑,同比-23.5%,环比-28.1%,主要受到收入端增速降速和成本端承压影响。 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预计四季度成本端环比改善,家装建材行业成本端普遍承压局面或将缓解。 消费类建材龙头在品牌/渠道/成本/资金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不论从竞争力还是成长性来看,都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重点布局龙头企业。 对于水泥行业,限电限产+煤炭涨价影响经营业绩,前三季度水泥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8%,行业增收不增利。 我们认为近期对煤炭“限价+增产”组合政策调控已经逐步起作用,同时能耗双控下供给收缩预计仍将持续,Q4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成本压力有望缓解。 对于玻璃行业,受地产资金收紧/限电影响,Q3玻璃需求有所减弱,库存低位回升,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 但价格仍高位维持,行业景气延续,21年前三季度玻璃上市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403.3/86.7亿,YoY+47.3%/174.7%。 玻璃价格边际有所松动,原材料/能源成本快速上涨,我们预计Q4玻璃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化工:1)龙头价值穿越周期,积极拥抱新材料机遇:原油中期存回暖预期,建议关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 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 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年9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PPI当月同比上升25.50%,连续9个月为正。 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 2)新材料:积极拥抱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 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调控力度过大;可再生能源替代等;煤炭进口影响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进口及环保等政策波动风险,黄金价格波动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供需测算的前提假设不及预期风险等。 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疫情导致需求低于预期;限产放松、新增产能风险;2B端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风险。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