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联合资信-铜行业:铜产品贸易模式、融资方式及风险评价-201223

上传日期:2020-12-23 19:52:56 / 研报作者:高鹏侯珍珍崔濛骁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联合资信-铜行业:铜产品贸易模式、融资方式及风险评价-201223.pdf
大小:46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联合资信-铜行业:铜产品贸易模式、融资方式及风险评价-201223

联合资信-铜行业:铜产品贸易模式、融资方式及风险评价-201223
文本预览:

《联合资信-铜行业:铜产品贸易模式、融资方式及风险评价-20122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铜行业:铜产品贸易模式、融资方式及风险评价-201223(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我国为铜产品的主要消费国,铜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

我国仅电解铜就需大量进口,叠加铜矿资源较为匮乏而冶炼能力较为充足的行业条件,亦需大量进口铜精矿,这就为相关进出口贸易及内贸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铜贸易市场形成以大型贸易商为主,中小贸易商补充的竞争格局,大型贸易企业规模优势显著,行业集中度较高。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铜贸易商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汇率风险等不断加大,铜贸易商通过不断调整经营模式以防范风险。

因此,深入分析铜贸易模式对铜贸易行业企业信用评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铜产品具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用于工业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基本特征,同时铜流动性强、易变现、易存储,使其作为抵押物容易被市场接受,便于企业从银行获取大额信贷资金。

铜产品在中国经济中属于重要的套利工具和再抵押工具,铜贸易企业基于不同的业务模式运用多种融资手段提升流动性。

然而,铜贸易商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风险很大,一旦遇到宏观经济走弱或外部事件冲击等情形,较其他行业更容易面临资金链的压力,轻则企业倒闭、银行坏账增加,重则波及其他正常生产企业,恶化区域金融生态。

本文从铜贸易企业的贸易模式入手,研究分析铜贸易企业常用的贸易融资方式,进而总结出不同贸易模式下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最后结合样本企业财务数据,测算出不同贸易模式下铜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大小。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