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诚信国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新时期新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六大信号-201223

上传日期:2020-12-24 12:25:59 / 研报作者:袁海霞张林王秋凤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诚信国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新时期新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六大信号-201223.pdf
大小:58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诚信国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新时期新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六大信号-201223

中诚信国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新时期新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六大信号-201223
文本预览:

《中诚信国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新时期新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六大信号-20122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新时期新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六大信号-20122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了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

我们认为此次会议释放了如下六大信号:宏观调控政策边际调整,但“不急转弯”。

2018年、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到了经济下行压力,因此在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更多强调的是稳增长的宏观政策目标。

2020年是全球经济极不寻常的一年,在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没有被本次会议提及,而是首次提出政策操作“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强调财政政策“保持适度支出强度”、货币政策“精准、合理”。

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修复,宏观政策将边际调整,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基调同时注重结构性调整,财政政策将在2020年超常规发力的基础上边际收紧,赤字率或有所下调,特别国债将不再发行,新增专项债额度有所收缩。

但考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大幅收紧的可能性较小,有望从2021年应对疫情冲击的超常规宽松政策逐步转向常态化的宽松政策。

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供需互动将成为经济运行的主线。

自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提出以来,近年来解决中国经济运行基本矛盾的相关政策主要围绕供给侧进行。

2020年5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供需之间动态平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次会议首提“需求侧管理”,表明扩大内需的迫切性有所上升。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公共财政支出之间的政策配合将有所加强,收入分配的调整与优化或将得到显著加强。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科创要素已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分别排在了明年重点任务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这是以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不曾出现的。

与11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的总体精神相适应,科创要素在十四五时期将上升到新的高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仅是尽快解决当今产业关键节点“卡脖子”问题的需要,也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导动能。

因此,我们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加,相关制造业及服务业将迎来战略机遇期,教育、科研等短板领域的政府投入及社会投资将有所加大。

强调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互联网向金融等领域的渗透将趋缓。

欧美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点恰恰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起点,20年来中国互联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实现了与欧美国家的错峰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平台垄断、无序竞争、互联网金融乱象等负面问题。

12月1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对部分互联网平台“强化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本次会议则进行了进一步拓展,提出“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审慎监管金融创新”等具体措施。

因此,我们认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依然是国家认可和支持的,但对于互联网平台形成“大而不能到”的相关风险将会加强审慎监管,包括数据确权、消费者权益保护、互联网金融秩序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产业监管政策将会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重提房地产“房住不炒”,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或将有效缓解。

近年来大城市群及都市圈经济呈现出更强的经济活力,劳动人口不断向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城市群集聚,形成了显著的经济集聚效应,但同时出现了中心城市房地产供需失衡、房价高昂等现象。

本次会议对房地产的定位延续“房住不炒”基调,强调“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并明确通过实现租购同权、增加租赁住房建设用地、降低租赁税费等方式大力发展租赁市场。

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表明政策仍然将坚持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落实,谨慎避免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表明政策视住房为关系民生福祉的问题,拟通过租赁市场来引导大城市房价平稳运行、缓解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既定目标,建议增加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同时关注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带来的相关风险。

中国当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并且在本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这不仅是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也是实现国内环境改善、能源升级的必经之路。

本次会议也首次将碳排放作为来年重点工作之一。

我们认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融市场应尽早布局,为市场提供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

同时,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碳中和目标下或将持续面临成本上升、环保限制、信贷收缩等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积极扩大新能源使用规模和范围、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效率,稳妥推进碳排放压减工作,避免能源使用结构调整过快对相关产业带来较大冲击。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