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10月金融数据点评:居民中长期贷款改善,社融或已筑底-211110

《华西证券-10月金融数据点评:居民中长期贷款改善,社融或已筑底-21111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10月金融数据点评:居民中长期贷款改善,社融或已筑底-21111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11月10日央行发布2021年10月金融数据。 10月,M2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月提高0.4pct,较去年同期低1.8pct;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970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0%,持平于9月。 分析与判断:社融多数分项符合季节性,政府债成为边际拉动项10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10.0%,与9月持平,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具体来看:1)新增人民币贷款符合季节性规律10月,针对实体经济新增人民贷款7,752亿元,接近Wind一致预期,环比9月少增10,003亿元,同比去年多增1,089亿元。 从趋势上看,新增信贷自8月以来的波动与2019、2020年同期的波动高度一致,符合信贷的季节性规律。 2)非标压降力度延续,信托贷款环比少降10月,表外三项融资合计压降2,120亿元,环比多降15亿元,同比少降18亿元,压降力度整体与此前保持一致。 分结构来看:10月信托贷款压降力度明显减弱,仅压降1,061亿元,环比少降1,037亿元,今年以来压降力度仅大于1、2、6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压降886亿元,环比多降901亿元;委托贷款压降173亿元,环比多降151亿元。 3)企业债融资季节性回升,关注后续地产债融资状况10月,企业债券融资新增2,030亿元,环比多增836亿元,但同上月类似,本月企业债券融资仍然与季节性规律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并未明显受到地产债市场波动的影响。 不过,目前机构投资者对地产债的预期偏弱,风险偏好有所下降,预计会对后续地产债券融资形成拖累。 4)政府债融资环比少增,但高于往年同期10月,社融口径下政府债融资新增6,167亿元,环比少增1,899亿元,但仍然是近四年同期中最高水平,同比去年多增1,236亿元,对10月社融增速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截至目前,11月仅发行新增专项债288亿元,发行节奏再度低于预期,11月将剩余新增专项债发行完毕的难度较大。 我们假设,11、1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6,000、2,000亿元,结合到期政府债及再融资债、国债的测算后,预计11、1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分别在0.95、1.05万亿元左右。 考虑到往年11、12月政府债融资规模较低,政府债融资预计将会成为未来两个月社融增速回升的主要推动力量。 居民存款向非银转移,财政存款增幅明显10月,M2同比增速录得8.7%,较9月回升0.4pct。 M1同比增速继续下行,录得2.8%,较9月回落0.9pct,实体经济的活跃度继续降温。 尽管10月新增人民币存款边际回落,但仍然明显高于2018、2019、2020年同期水平。 从结构上看,财政存款和非银存款贡献较大。 10月本就是纳税大月,财政存款有季节性冲高的特征,但本月新增财政存款高达11,100亿元,同比多增2,050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新增非银存款也达到12,400亿元,同比多增9,482亿元,同样为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 结合居民存款出现了超季节性回落的现象来看,当前存在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的趋势。 我们认为,在房地产税试点临近的背景下,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正在发生改变,金融资产的占比有望逐步抬升。 短贷、票据占比高于季节性,居民中长期贷款边际改善10月,短贷及票据融资新增1,298亿元,环比少增5,100亿元,同比多增2,987亿元。 尽管短贷及票据融资占比较9月回落23pct,但仍然明显高出季节性规律。 通常而言,10月是短贷及票据融资占比较低的月份,2019、2020年对信贷的贡献度甚至为负,2016、2017年分别仅有1.5%、4.5%。 而今年10月,短贷及票据融资占比仍然高达15.7%,说明当前信贷投放仍然面临一定的阻碍,银行可能还在利用票据进行冲量。 不过,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了边际改善,10月以来按揭贷政策边际放松的效果有所体现。 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221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为近五年最高,持续疲软的势头有所缓和。 近期,地产政策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保刚需”层面,对前期部分地区“一刀切”政策进行了纠偏。 我们认为,当前需要继续稳定地产销售及居民预期,预计“保刚需”的政策基调将得到延续,前期积压的刚性房贷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满足。 投资建议:社融或已筑底,利率易上难下目前看,地产融资政策仍然处在边际回暖的通道中,新增信贷预计不会明显偏离季节性;同时,政府债未来两月的融资规模将明显超出往年,会成为社融中最主要的支撑项。 在信贷稳、政府债强的推动下,我们认为社融增速可能已经于本月见底,后续将稳步回升,预计11、12月社融增速中枢或分别在10.2%、10.6%附近。 碳减排工具的推出再次表明了央行当前的货币政策思路——总量稳、结构性、直达性。 这样的制度安排,既有利于推动信用企稳、强化对特定领域的支持,也避免了进一步推升通胀压力。 同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总需求偏弱、供给侧调整见效周期较长,在地产政策不宜大幅放松的前提下,财政政策将是补充总需求缺口的核心破局点。 我们认为,跨周期调节的思路将在财政政策方面得到较好的体现,明年地方债可能会重启提前下达机制,配合财政支出前置发力。 因此,对利率而言,“经济下行-利率下行”的传统逻辑在当前的政策框架下可能不再适用,货币政策将更多成为信用政策的支持因素而非驱动因素,未来一个阶段债市利空或将多于利好。 在“稳货币+宽财政+宽信用”的组合下,利率下行的赔率和胜率可能都不高,短期仍然建议保持谨慎。 风险提示信用风险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