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化工品回归基本面,短期分化仍然延续-201226

《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化工品回归基本面,短期分化仍然延续-201226(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化工品回归基本面,短期分化仍然延续-201226(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板块回顾:截至本周五(12月25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为4231点,较上周4289点下跌1.4%,化工(申万)指数收盘于3623.95,较上周上涨1.43%,领先沪深300指数0.59%。 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四氯乙烯(14.28%)、PX(12.83%)、R125(12.00%)、醋酸乙烯(6.54%)、软泡聚醚(6.44%);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天然气现货(-59.58%)、生胶(-20.00%)、107胶(-20.00%)、有机硅DMC(-17.86%)、有机硅D4(-17.24%)。 核心观点:本周原油市场整体宽幅震荡,WTI主力合约期货价格均价为48.1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0.9美元,布伦特均价为51.2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0.7美元。 周内原油市场多空情绪轮转,导致原油价格宽幅波动。 利好消息层面,美国国会领导人就一项约9000亿美元的支出计划达成协议以提振美国经济;利空消息层面,英国出现变种病毒株,伦敦宣布紧急封锁,从12月20日起实施4级防控。 据EIA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从5.001亿桶减少至4.995亿桶,减少56万桶由于上半年国内疫情及原油价格的暴跌,国内多数化工产品价格上半年下跌到历史低位,导致了行业较低的开工率,引发了化工产品被动去库存,目前多数化工产品库存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从国内来看,近期终端需求大幅复苏,下游开启补库存周期,而国外疫情反复导致部分海外化工装置遭遇不可抗力或停产,导致了国内化工产品的海外订单需求进一步提升,部分细分行业海外订单排至明年一季度,而国际油价也处于长周期上行通道,我们继续看多化工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上行。 从产品价格的涨跌幅来看,前期开启暴涨模式的有机硅由于下游抵触高价且需求转淡,均价环比下跌18%;钛白粉目前价格企稳;近期R125、R32、R410a等三代制冷剂价格底部反弹,核心逻辑是相关企业开工负荷低导致的历史库存低位、原材料的涨价以及需求回暖;受到供给减少的影响,本周棕榈油期现货价格上涨;在生物柴油出口回升的背景下,生柴价格环比上涨6.1%。 我们建议关注涨价商品的相关弹性标的。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10月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248.5亿美元,同比增长88.6%;其中纺织品出口1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服装出口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3.7%,虽然出口金额及增速较9月份数据有所回落,但仍然实现同比高增长。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印度、巴基斯坦、南美等部分国家因疫情失控导致欧美订单回流,同时叠加“金九银十”、“双十一”销售旺季及冬装备货季,广东、江浙等地部分服装企业表示,自9月中旬以来订单快速增长,排单期延长至12月,短期来看,随着淡季到来,11月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环比或将继续下降,口罩、防护用纺织品出口量仍有望继续放大。 因此三季度以来纺织品订单的集中大爆发直接拉动了上游化纤、染料等原材料的需求,九月底以来粘胶短纤、涤纶长丝、涤纶短纤、氨纶等产品价格均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我们认为由于下游需求较为饱满叠加上游化纤产品价格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因此相应化纤价格还将持续上涨一段时间,同时RCEP的签署长期利好于我国纺织及化纤行业,因此我们建议关注涤纶行业龙头【桐昆股份】、【新风鸣】和氨纶行业龙头【华峰氨纶】、【新乡化纤】和【泰和新材】。 2020年9月,欧盟再次加大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将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由原有的40%提升至55%;拜登上台后,将在美国大力推行清洁能源政策,其在竞选中推出的《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正义计划》计划在2035年前实现无碳发电,在2050年之前达到碳净零排放,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 回望中国,2020年9月的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减排新目标;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全球低碳化政策的深度推进将利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2015年,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仅为1.8万吨,随着欧盟出台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的B20/B30标准(即在化石柴油中添加20%或30%的生物柴油)及2018年对《可再生能源指令》进行修订(要求到2030年最终总能源需求中可再生能源占到32%),以及关税优惠政策的出台,国内生物柴油民营企业将目光投向欧洲市场,2019年生物柴油出口达到66万吨,产量从2017年36万吨跃升至2019年55万吨。 2020年1-10月,我国生柴累计出口77.2万吨,同比上涨16.6%,10月份我国生物柴油出口6.8万吨,同比增长62.9%。 在全球同步推进碳减排、棕榈油因减产而大幅度涨价的背景下,生物柴油板块将迎来重大利好,我们重点推荐【卓越新能】。 近期我们强烈推荐【万华化学】、【扬农化工】、【龙蟒佰利】、【华峰氨纶】、【卓越新能】等公司,具体推荐逻辑如下,【万华化学】从国内装置来看,上海科思创60万吨已重启,目前开工负荷在七成左右,重庆巴斯夫40万吨开工负荷五成,万华宁波二期80万吨装置于12月15号开始为期25天的检修。 三季度以来国内华东地区PM200价格最高上涨至24000元/吨,此外纯MDI价格最高则大幅上涨至33000-35000元/吨,虽然近期由于北方进入冬季,墙体及管道施工需求有所减弱,MDI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但我们认为MDI产品价格仍然处于长期的上涨周期。 公司目前MDI产能达到210万吨,未来国内烟台、宁波和福建三个基地仍将有120万吨产能投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全球MDI行业龙头的地位,同时公司100万吨乙烯项目投产有利于完善万华烟台工业园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解决工业园聚醚多元醇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原料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并可以消耗异氰酸酯产业链的副产品盐酸,推动产业的平衡发展。 【扬农化工】公司是全球菊酯龙头企业,菊酯类农药产能全球领先,同时可实现关键中间体贲亭酸甲酯等自给,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未来通过优嘉三五期项目进一步扩大菊酯类农药产能优势,同时布局其他杀虫、杀菌剂品种,实现产品品类扩张的同时,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成功收购中化作物与沈阳农研院100%股权,构建“研-产-销”一体化生态,迈出了向国际型农药企业转型的重要一步;公司将通过整合农研院的研发资源与中化作物的销售渠道,构筑多元化驱动力,成为“中化+中国化工”体系内农药业务和管理的一体化平台,同时将加大与集团内先正达、安道麦等国际农药巨头的合作,提高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比肩全球农化巨头的竞争实力。 【龙蟒佰利】公司是全球钛白粉龙头企业,具备产能101万吨/年,其中硫酸法65万吨/年、氯化法36万吨/年,同时在云南新立规划新建20万吨氯化法产能,2023年产能将达到120万吨。 公司具备钛精矿―氯化钛渣―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钛合金的全产业链,现有钛精矿产能85万吨/年,充分受益于钛矿价格上行,2020年底公司在攀枝花新建的30万吨氯化钛渣升级项目即将投产,将进一步降低公司氯化钛白成本;公司与德国钛康签订排他性的《技术合作合同》,进一步构筑公司氯化法技术壁垒;子公司云南国钛金属拟投资18.6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技改项目,未来有望进入高端制造供应链。 近期公司非公开发行方案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董事长全额认购股份,持续看好公司未来成长。 【华峰氨纶】公司是国内聚氨酯制品龙头,主导产品氨纶、聚氨酯液、己二酸产能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氨纶20万吨,全国第一,己二酸75万吨,全国第一,42万吨聚氨酯原液,全球第一氨纶、聚氨酯原液、己二酸国内市占率分别为20%、63%、34%。 公司拥有绝对领先的成本优势,重庆基地人工、能源价格低,自备电厂、先进工厂提升效率、原料统一采购、规模化降低分摊成本,公司氨纶、己二酸比较行业分别具备3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成本优势。 同时公司持续扩张,目前氨纶和己二酸仍有扩建产能规划,未来行业龙头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卓越新能】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政策正处于深化过程中,其中欧洲受政策驱动强制混掺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由2020年10%提高至2030年14%,2030年生物柴油消费量预计达到3600万吨,较2020年翻倍增长。 相较传统生物柴油,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具有更高减排属性,以及双倍积分政策,其掺混比例下限将从2021年的1.5%上升到2030年的6.8%,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废油脂处置企业,目前募投项目10万吨已经投产,现有生物柴油产能34万吨/年,计划未来三年通过项目新建与技改产能形成生物柴油年产能60万吨、生物基衍生产品年产能20万吨的产业布局。 国内生物柴油以出口为主,公司95%以上生物柴油出口欧洲,出口量居国内第一。 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大宗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