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政策点评:医保基金持续“腾笼换鸟”,加速创新药放量-201229

《山西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政策点评:医保基金持续“腾笼换鸟”,加速创新药放量-2012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政策点评:医保基金持续“腾笼换鸟”,加速创新药放量-2012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描述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的通知,目录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 此外,还有基金可以支付的中药饮片892种(未调整)。 目录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 事件点评多举措推动医保基金“腾笼换鸟”,为新药、好药纳入腾出空间。 本次调整通过调出临床价值不高、谈判降低目录内费用明显偏高的药品、专项谈判到期药品价格,为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目录腾出资金空间,实现医保基金的“腾笼换鸟”:(1)共有29种药品被调出目录,主要为临床价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者被药监部门撤销文号成为“僵尸药”等品种,在药品目录内均有疗效相当或更好的其他药物可供替代。 (2)首次进行了目录内药品降价谈判,涉及的14种药品为前期准入目录时未经谈判,经评估价格或费用明显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药品(单药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 经过谈判,14种药品均谈判成功并保留在目录内,平均降价高达43.46%。 “老品种谈判”树立了原目录内药品也需不断提升经济性的鲜明导向。 (3)2018年,医保局通过谈判纳入了17种抗癌药,其中14种独家药品按规则在本次调整中进行了续约或再次谈判,平均降幅为14.95%,个别一线抗癌药降幅超过60%。 降价幅度放缓,追求药品价格合理化。 本次调整共有119种药品被调入目录,其中23种非独家药品被直接调入目录,96种独家药品通过谈判调入目录。 从谈判情况来看,本次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119种(目录外96种,目录内23种),成功率73.46%,平均降幅50.64%,谈判数量最多,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所有临床组别的86%,患者受益面较为广泛。 本次谈判成功率相较2019年的58.82%有一定提高,而降幅相较2019年的60.7%却有下降,一方面谈判前期医保与企业沟通较为到位,企业在谈判中的原始定价并不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医保谈判不再是过多追求降价幅度,更多的是医保与企业对药品合理价格达成的共识,确保企业获得合理商业回报的同时,企业主动将药品价格降低至最低价格以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 鼓励新药创制,医保谈判将成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主要方式。 创新药在获批上市后,往往受价格过高限制,难以快速放量,而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下降,减轻了患者及医保的支付压力,提高了使用效率,进而实现产品的快速放量。 创新药临床价值较高,是医保目录调整纳入考虑的主要条件之一,为更好与新药审批工作衔接,实现药品审批与医保评审“无缝衔接”,满足患者对新上市药品的需求,体现鼓励新药创制的导向,本次目录将今年8月17日前上市的药品均纳入调整范围,最终16种药品被纳入目录,三个国产PD-1、阿美替尼、泽布替尼等多个近年来上市的优质创新药均进入医保。 医保谈判将成为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主要方式,未来一年一次的动态调整通过及时谈判将高价值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以“以量换价”方式加速了创新药的放量,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研发动力。 投资建议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与谈判已进入常态化,医保基金“腾笼换鸟”加速创新药放量,我们持续看好创新药板块,建议关注研发实力雄厚,管线丰富,梯度合理,产品优势突出的国产创新龙头企业及产业链相关优质CXO企业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药品安全风险、研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