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宏观专题报告:公开市场操作手册-201230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报告:公开市场操作手册-201230(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宏观专题报告:公开市场操作手册-201230(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开市场操作是通过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量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一种政策手段。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载体,主要包括:逆回购、MLF、国库定存和CBS:逆回购目的主要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MLF设立原因是为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稳适度,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国库定存发行量与财政收支有关,国库定存利率走势与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基本一致;CBS是央行为了提高永续债的吸引力而创设的工具,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收益。 影响公开市场操作的因素可分为财政因素、季度因素、节假日因素:财政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税期、财政支出和地方债发行三者的影响。 缴税和地方债发行会对流动性形成冲击,央行会投放流动性进行对冲;财政支出对流动性起到补充作用,央行可能暂停逆回购操作。 季度节奏受到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因素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节假日因素:由于春节期间居民现金需求上升,央行通常在春节前大量投放流动性,春节后回笼流动性。 央行公告文本中高频词追踪:自2017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交易公告中的措辞可分为“总量充足”、“总量较高”、“较高水平”、“适中水平”、“合理稳定”、“合理充裕”几种表述。 自2018年3月起,央行公告中不再出现关于“适中水平”的表述;2018年6月26日起,“合理充裕”取代了公告中关于“合理稳定”的表述;2020年2月5日及6日7日,央行公告首次出现“总量充足”的字样。 从央行公告变化把握公开市场操作节奏:大多数逆回购或MLF到期、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时期往往伴随着公告表述转变为“合理充裕水平”并将重启逆回购操作;当央行公告提及“财政支出加大”的时点附近通常伴随出现“总量较高水平”的措辞,央行通常将暂停逆回购操作。 多数情况下,季度首月央行都暂停逆回购操作,财政支出对跨季首月的资金面影响要大于企业缴税的季节性影响。 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的表述变化是央行向市场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具体推测公开市场操作节奏时还应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进行判断。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持续恶化,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