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1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短期扰动冲击需求,关注航空机场配置时机-211216

《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1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短期扰动冲击需求,关注航空机场配置时机-211216(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1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短期扰动冲击需求,关注航空机场配置时机-211216(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1月多地疫情波动影响行业需求,国航/南航/东航国内线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19.0~23.9pcts,预计Q4需求偏弱、航司业绩承压,但或为行业最后的黑暗时刻,短期波动不改整体复苏趋势。 B737Max获适航指令,复飞或在2022年,但航司引进飞机意愿较弱,预计2019~2023年行业仍将维持低引进。 2022Q2国际线开放或仍为大概率事件,行业有望迎结构性拐点,建议关注未来两年净利率或升至5%~8%、高Beta临近释放的三大航,首推业绩弹性领先的国航,上机整合后或迎来非航业务双向发展,虹桥通过引入奢侈品等业态有望实现流量变现的升级,随国际线开放免税价值或回归,建议关注布局时机。 ▍受疫情波动影响上市航司经营数据环比大幅下滑,预计Q4行业需求偏弱,航司业绩或承压。 受11月上海、内蒙古满洲里等地疫情波动影响,上市航司经营数据环比大幅下滑。 11月国航/南航/东航国内线ASK较2019年同期-47.3%/-41.7%/-31.8%,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19.0~23.9pcts。 春秋/吉祥国内线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14.4/17.4pcts,民营航企抗冲击韧性更强。 吉祥国际线ASK同比大幅增338.3%,或为执飞货包机航线所致。 目前疫情呈现多链条传播,天津、广州出现奥密克戎病例,多地出行政策趋严,我们判断Q4行业整体需求偏弱,航司盈利或承压。 ▍11月民航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同期降低59.4%,Q4或为行业最后黑暗时刻,期待扰动出清后需求的快速反弹。 11月民航旅客发送量2152.6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降59.4%,其中11.08~11.14一周全国航班执行率仅43.5%,后续呈现初步回升趋势,12.06~12.12一周航班执行率恢复至58.8%。 12月8日国产“特效药”获批上市,目前全国疫苗接种超23.6亿剂次,防治结合有望成为常态化疫情应对措施。 我们认为短期波动不影响航空复苏的整体趋势,Q4或为行业最后的黑暗时刻。 Q2阶段性恢复验证国内需求的韧性,期待扰动出清后需求的快速反弹。 ▍B737Max或中国民航局适航指令,复飞或在2022年,我们预测2019~2023年行业仍维持5年低引进,随国际线开放行业或迎结构性拐点。 B737Max或民航局适航指令,复飞仍需完成停场飞机的改装恢复以及驾驶员培训等工作,复飞或在2022年。 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巨额亏损限制航司引入飞机意愿,B737Max复飞和引进预计将是渐进的过程,航司可通过调整退出或续租飞机动态调整机队,预计2019~2023年行业仍将连续5年低引进。 我们认为对Omicron病株不必过分悲观,目前确诊病例多为轻症,且未证明出现了免疫逃逸,随着疫苗的研发和接种规模扩大、及“特效药”带来的防治结合有望落地,2022Q2起国际线逐渐开放仍是大概率事件。 供需错配有望释放票价的市场化弹性,行业或迎结构性拐点。 ▍疫情冲击各机场流量,首都机场国内线吞吐量较2019年下滑八成,上机资产重组落后两场有望实现资源优化,开启非航业务双向发展。 11月上市机场受疫情冲击流量明显下滑,白云/深圳/首都机场国内旅客吞吐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53.9%/34.7%/80.7%,其中首都机场受北京地区出现本土病例且防控政策严格的影响,呈现最大的降幅。 上机公布资产重组草案,交易对价合理,落地后有望化解同业竞争问题,实现浦东和虹桥两场的资源协调共享,虹桥航线结构或迎来优化。 两场的非航业务有望迎来双向发展:随国际线开放,浦东免税价值回归;虹桥定位精品商务,通过奢侈品引入等业态调整,或开启流量变现的第二成长曲线。 ▍风险因素:民航需求不及预期;油汇影响超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与免税经营商谈判不及预期;市内店政策分流超预期。 ▍投资策略:11月多地疫情波动影响行业需求,民航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同期降59.4%,国航/南航/东航国内线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19.0~23.9pcts,预计Q4航司业绩承压,但或为行业最后的黑暗时刻,预计短期波动不改航空整体复苏趋势。 B737Max复飞或在2022年,考虑到航司引进飞机意愿不强,预计2019~2023年行业仍将维持低引进。 2022Q2国际线开放或仍是大概率事件,供给错配释放票价弹性,行业有望迎来结构性拐点。 强烈建议关注或将受益于压制需求的快速修复、未来两年净利率或恢复至5%~8%的周期高点、高Beta重构繁荣的三大航,首推业绩弹性领先的国航。 上海机场重组后或迎来非航业务双向发展,虹桥通过奢侈品等业态的引入有望实现流量变现的升级,随国际线开放免税价值或回归,建议关注布局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