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全行业AI赋能系列深度之一,AI产业化,2021高景气主线-201231

《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全行业AI赋能系列深度之一,AI产业化,2021高景气主线-201231(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全行业AI赋能系列深度之一,AI产业化,2021高景气主线-201231(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投资提示:本篇报告核心判断是:2021为AI产业化/资本化大年,同时AI将成为计算机2021年高景气投资主线,看好AI领军。 给出5个维度的理由:1)AI技术底座足以支撑应用爆发,AI芯片大量成熟量产且性能逐年翻倍、AI算法效率每16个月翻倍;2)AI新三要素“产品/方案/工程化”是竞争焦点,行业Know-How为何成为关键变量;3)AI领军的工程化能力是护城河,项目的成本、效率、质量均占优,中台化后优势扩大;4)借助智能化转型提效降费成为刚需,智能方案采购的ROI达到50%-150%;5)AI产业生态“合分-合”三阶段推演,当前分散,但行业领军通过AI平台,未来实现整合。 2016-2017市场对AI预期高但实际经历调整,此轮热潮与之相比,关键提升也在上述5个维度。 首先,对AI技术底座系统梳理。 分析了2020版AI芯片选型目录中的37款成熟量产AI芯片方案,结合AI芯片性能逐年翻倍的“黄氏定律”、AI算法效率每16个月提高一倍的规律,以及云厂商开放大量云化AI能力,推断当前AI技术积累足以支撑行业应用爆发。 其次,提出AI新三要素“产品/方案/工程化”是当前竞争焦点。 AI产业从早期“技术驱动”向“商业驱动”阶段发展。 AI商业化落地需要算法/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的整体交付,过程中,不同AI厂商的行业Know-How形成明显分化。 详述各细分领域痛点和智能化应用场景,并根据电力行业智能化、零售行业货架分析两个案例给出具体解释。 第三,工程化能力是AI领军的优势和护城河。 结合客户对智能系统的期待值曲线,证明领军公司借助强工程化能力,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落地更优质的智能化方案。 且AI领军中台化后,成本和效率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海康EBG大量落地AI赋能项目即是证明。 第四,需求端借助智能化转型提效降费,已经成为刚需。 宏观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存量市场竞争压力放大、政策导向突出科技应用三重因素均推动AI产业化加速;我们计算客户采购智能化方案后的ROI,大多为50%-150%,证明客户持续智能化升级的内生动力。 最后,AI产业生态“合-分-合”三阶段推演。 目前正处在需求快速扩大、技术供应商数量大量涌现的2.0阶段,在一些平台复制难度较高的垂直赛道仍然存在机会窗口。 但Al开放平台的模式,逐步成为行业领军的共识。 随着这些AI平台成熟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行业将走向整合,AI产业链条从上下游关系演化为平台型关系。 推测最终产业格局以横向扩张的平台型AI为主导,垂直型AI公司在一些细分领域提供补充。 结合上述对行业的判断,我们认为AI领军在2021年较有机会。 催化因素包括:a)享受AI行业需求爆发带来的高景气,获得业绩增长的持续动力;b)具备显著工程化优势、人员成本优势、中台化的效率优势,在竞争中将扩大市占率;c)领军公司通常已建成AI开放平台,借助生态圈建设整合产业生态,或成为AI产业走向3.0阶段的最大赢家;d)AI独角兽纷纷开启IPO进程,预计带来板块更高关注度。 重点关注AI领军:海康威视、虹软科技、科大讯飞、金山办公。 建议关注AI基础设施受益的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寒武纪;拟IPO的AI公司云从科技、依图科技、旷视科技、云天励飞、云知声等。 风险提示:由于应用场景碎片化,下游落地慢于预期;部分AI芯片可能面临制造方面的瓶颈;部分AI新秀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较弱,长期生存能力有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