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宏观点评:拜登上台取消关税?中欧CAI或埋下伏笔-210103

《东吴证券-宏观点评:拜登上台取消关税?中欧CAI或埋下伏笔-21010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宏观点评:拜登上台取消关税?中欧CAI或埋下伏笔-21010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观点2021年拜登上台后是否会取消特朗普的对华关税?相信很多人当前都会说否,毕竟当事人此前已经就这一问题表过态。 然而,通过对比中欧投资协定和此前13轮中美经贸谈判的内容,我们认为在中欧CAI签署后,拜登政府保留对华关税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已显著下降,这就加大了其通过重启中美谈判来取消关税的可能性。 从内容上来看,中欧CAI与原本要进行的中美第二阶段贸易协议有诸多相似之处(图1):在国有企业问题上,中欧CAI要求中国国有企业依据商业考虑采取行动,在购买和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不得歧视;这一非歧视性正是中美第二阶段贸易协议所要解决的。 在市场准入上,此前中美将跨境数字贸易等复杂问题留给第二阶段的谈判;而中国在中欧CAI中已同意取消对云服务的投资禁令,也同意缩小计算机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 在补贴的透明度上,中欧CAI通过了对服务行业的补贴规定透明度义务,填补了WTO规则中的重要空白,并要求中国进行磋商,以提供可能对欧盟投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的额外补贴信息。 这些同样是中美第二阶段贸易谈判所要涉及的内容。 由此可见,中欧CAI所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正好是此前中美将要进行的第二阶段贸易谈判的难点。 既然中欧能够通过谈判解决这些问题,中美第二阶段贸易谈判的壁垒已经显著降低了,而第二阶段贸易谈判正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取消关税。 中欧CAI的签署,亦令美国企业在对华投资上陷入被动和孤立。 中欧CAI的签署不仅惠及欧盟各国,也利好其他与中国签订有投资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国家(比如“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 对这些国家而言,中欧CAI中的市场准入同样适用。 然而,中美迄今并未签订投资最惠国待遇条款,因此相对于上述国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的门槛被动提高了,这就使拜登任上美国企业在对华投资上陷入孤立的地位。 从美国自身经济利益来看,对华关税存续的意义不大。 当前美国每月的对华贸易逆差已经回到了征收关税前的水平,可见新冠疫情的冲击大大削弱了关税对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调节。 如果说维持对华关税还有什么意义,可能唯一的理由就是施压中国继续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对此,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2020年1-11月中国累计进口美国商品820亿美元,虽然只完成协议目标的58%(图2),但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已经竭尽所能了;然而,根据IMF的估算,当前美国消费者每年因对华关税而承担的损失便达到了800亿美元。 换言之,美国因中国扩大进口获得的全部收入,基本被消费者所承担的关税的损失抵消了。 综上,我们认为在中欧CAI签署后,拜登政府不得不重新评估特朗普对华关税的存续价值;而随着中美第二阶段贸易谈判门槛的降低,通过取消关税,换取中国类似对欧盟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环境,对拜登任上的美国经济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疫苗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