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绿色制造(电新+环保)行业周报:Model Y降价增加国产供应链弹性,光伏12月装机或超预期-210103

《光大证券-绿色制造(电新+环保)行业周报:Model Y降价增加国产供应链弹性,光伏12月装机或超预期-210103(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绿色制造(电新+环保)行业周报:Model Y降价增加国产供应链弹性,光伏12月装机或超预期-210103(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周报
◆一周复盘
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信一级)上涨0.62%,落后大盘2.74个百分点。电力设备子板块中,电气设备下跌0.62%,风电下跌3.79%,光伏下跌2.73%。此外,新能源车(中证)上涨2.14%,落后大盘1.22个百分点。
本周SW公用事业(一级)下跌0.83%,跑输大盘4.19个百分点。公用事业子板块中,SW电力下跌1.06%,SW环保工程及服务下跌0.13%(跑输大盘3.49个百分点),Sw燃气下跌2.25%,SW水务上涨0.75%(跑输大盘2.61个百分点)。
◆投资观点
◆光伏:12月光伏装机或超预期,全年装机或超41GW。高瓴大举增资光伏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碳中和、能源局表态2021年风、光装机120GW,均助推行业估值中枢进一步抬升,赛道长期具备较强的确定性和投资价值;短中期需持续关注产业链价格变化以及机构持仓跨年调整可能引发的股价波动。
(1)12月光伏装机或超预期,全年装机或超41GW。据中电联数据,1-11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5.9 GW,较2019年同期增加7.95GW,涨幅高达44.29%,其中11月单月新增4.02GW.
而12月单月光伏装机或将超预期。据索比光伏网不完全统计,2020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全国实现并网的光伏地面电站项目超123个,装机容量逾13.5GW。其中国家电投2.1GW、中广核1.67GW、华电1.33GW、大唐978.5MW、中核691MW、河北国顺新能源650MW、中国能建470MW、华能430MW、中国电建250MW、隆基20OMW。据智汇光伏不完全统计,2020年12月单月新增光伏装机将创历史最高,或将超过15GW,按此估算,2020年全年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41GW.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是继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宣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后,我国做出的重要经济部署。可再生能源将在“十四五”迎来更大发展,我们以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为假设测算:1)2021-25E光伏+风电发电量平均增速14.9%; 2) 2021-25E光伏累计装机CAGR为18.9%(年均新增装机67.4GW),累计装机将至581GW。
短中期看:1)平价周期下价格和需求形成反馈机制,组件价格如果可降到1.4元/W以下,2021年全球装机应维持在160GW以上,应持续关注产业链价格波动和龙头的定价策略;2)2021年硅料供需偏紧、逆变器海外替代和格局变化,这两个细分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3)大尺寸、一体化趋势进一步确定,可以减弱产能周期带来的利润波动,可持续布局;4)产能周期和技术迭代周期推动设备放量,年中进一步验证GW级HJT产品质量。
推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晶澳科技、迈为股份;
关注:爱旭股份、天合光能、捷佳伟创、帝尔激光、阳光电源、福斯特、福莱特、信义光能(H)、中环股份、中信博。
◆电动车及锂电:ModelY降价超预期,长期产业链切换弹性增大。磷酸铁锂企业动作不断,持续关注行业格局变化。全球碳减排趋势下,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趋势确立,未来5年新能源车销量CAGR逾30%,供应链全线提振复苏,持续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同时持续推荐新国标推出后的电动两轮车。
(1) ModelY降价超预期,产业链切换具有想象空间。1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下调了14.81万元,该版本1月就将开始交付。特斯拉Model Y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下调了16.51万元,该版本2021Q3开始交付。
预计在国内引来销售热潮,或挤压BBA和蔚来EC6份额。降价后特斯拉ModelY的价格相对于奥迪Q5、奔驰GLC、宝马X3有一定的优势,或挤压豪华车份额。对造车新势力亦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蔚来的EC6。蔚来EC6与特斯拉Model Y同样定位中型SUV。从价位、智能化、交付时间等因素考虑,对蔚来销量或造成一定压力。
从产业链切换角度来看,ModelY未来仍有降价空间。由于Model Y基于Model3平台研发,二者共享零部件比例达75%,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的深入,Model Y的售价有望下探。另一方面,即将上市的ModelY搭载的是三元锂电池,未来大概率将切换到磷酸铁锂版Model Y,届时价格仍有较大下探的空间。
虽然目前看来受益ModelY程度最大的是LG产业链,然而随着国产化供应链的深入与磷酸铁锂版ModelY的大概率推出,宁德供应链长期看亦有较大的业务弹性。
⑵磷酸铁锂企业动作不断,持续关注行业格局变化。
12月25日,贝特瑞与龙蟠股份框架协议,拟出售公司名下磷酸铁锂资产,目的是为了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龙蟠股份应在协议签署7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支付3000万诚意金,而后进一步推动资产的出售流程。
同一天,湘潭电化发布公告,湖南裕能完成增资事项,以3.3419元/股价格,引入宁德时代、比亚迪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平台、湘潭电化通过持有的靖西能源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有16.07%变为8.47%,也为其后续上市做好准备。
2019年磷酸铁锂产业TOP5分别为:德方纳米、万润、贝特瑞、湖南裕能、北大先行。12月25日同一天,行业第3、4名一家出售、一家引战,说明各家对磷酸铁锂争夺较为激烈,未来对行业的格局也有一定影响。
(3)新能源汽车:全球碳减排趋势下,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趋势确立,未来5年新能源车销量CAGR逾30%。
磷酸铁锂:从消费结构及成本、安全性层面,磷酸铁锂占比有望恢复;同时价格底部,需求改善有望带动量价齐升;此外,长期可以关注储能的逻辑。
电解液: 2021年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修复,六氟磷酸锂扩建周期在14-18个月之间,但受过去几年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行业新增产能较少,2021年六氟磷酸锂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有望持续提升。
隔膜:隔膜技术更新与降本迅速,干湿法价差缩小,2021年海外比例和整体涂覆比例上升,同时海外厂家扩产低于预期,海外电池厂加大对国内隔膜龙头的导入,都会带动单平净利提升。
铜箔:2021年铜箔需求量预计同比+27%,但锂电铜箔扩产周期一般长达2-3年,使得铜箔整体产能短期释放比较有限,产能供给偏紧。
推荐:宁德时代,关注:恩捷股份、德方纳米、星源材质、天赐材料、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璞泰来、嘉元科技、三花智控。
(4)电动两轮车:1)短期电动两轮车行业在疫情缓和后快速增长;2)中长期to C市场因新国标即将迎来换购潮,并且集中度提升;3) to B市场受益于共享电单车投放高峰;4)龙头公司业绩迎来拐点。
电动两轮车标的:推荐新日股份,关注雅迪控股(H)。
◆风电:行业存在预期差,关注装机量的预期波动带来的投资机会,2021年持续关注具有全球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及海上风电装机。
中长期来看,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代表,其装机量在“十四五”期间仍将较为可观,据我们测算,未来五年,风电的年均新增装机有望不低于30GW。《风能北京宣言》提出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GW,但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呼吁,需要综合风资源消纳情况来看。
上周,能源局表态2021年风、光装机120GW,虽然因风资源分布和消纳因素,市场对风电的装机表示一定怀疑,但风电的装机预期的抬升,股价也进一步被提振,后续需要持续关注预期的变化以及各省政策以及电网消纳层面的配套措施。
海外方面,国际风电也进入高速发展期,叠加国内海风在地方补贴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2021年持续关注具有全球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及海上风电装机。
推荐:日月股份;关注:东方电缆、天顺风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A+H)。
氢能及燃料电池:潍柴动力20亿加码氢燃料动力;燃料电池降本进程超出预期;关键技术突破迫在眉睫,业内公司布局、整合加速。
潍柴动力拟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其中20亿元将投向燃料电池产业链建设项目。项目将分“氢燃料电池及管件零部件产业化项目”、“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核心零部件研发及制造能力建设项目”三个子项目展开。行业龙头的持续大力投入将加速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碳减排另一重要抓手,虽然行业刚处于起步期,技术、规模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变化:(1)政策端,城市群申报完毕,未来补贴政策将更精准的实施;(2)燃料电池降本进程的快速推进,国鸿、氢璞等都发布了自己低价电堆产品,约2000元/kW;(3)地方配套、龙头公司的融资也加速推进。我们以2025年累计达10万辆进行计算,行业也将高速增长。
推荐:亿华通-U;关注:腾龙股份、美锦能源、雪人股份、雄韬股份。
电力设备及工控:关注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V2G等投资机会。
(1)工业互联网:11月20日召开的2020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工信部将加强政策引领,制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规划。“十四五”工业互联网或进入快速发展期。
(2)能源互联网:随着国有资本改革深入、政府直接干预逐渐减少、价格机制高度市场化,能源电力企业将创造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
(3)城市V2G智能网联,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11月3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V2G应用示范。
建议关注:汇川技术、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等;
充电桩建议关注:特锐德、盛弘股份、中恒电气。
环卫:环卫市场格局近期正发生持续变化:(1)市场空间稳步扩张,企业业绩快速增长。2013年开始,环卫市场化逐步推进。环境司南显示,2018-2019年全国招投标项目首年服务金额增长14%,2020年前10个月增长20%。2019全年实现合同总额2200亿,首年服务金额550亿。环卫企业抓住机遇拓市场,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2)参与者增多,市场集中度暂时下降。垃圾分类普及的背景下,环卫业务成为“中间地带”的趋势在增强。上下游及相关物业企业出于业务协同、拓展增长空间、看好未来发展等原因展开布局。随着参与者不断增多,环卫市场集中度出现暂时下降。据我们统计,2020前三季度CR10已由2019年20%左右下降至15%左右。除了传统环卫企业,进军环卫的上游设备商、下游垃圾处理商、地方环卫平台等领域企业市场份额有所扩大。同时,物业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环卫领域。2020年以来,先后有碧桂园服务(并购两家环卫企业)、雅生活服务(并购环卫企业)、建业新生活(并购环卫企业)、保利物业(广泛开展环卫项目投标)进军环卫领域。
此外,在市场的高度变革之下,供需两侧亦在同步进化,不论是需求侧的“城市服务”新业务,还是供给侧的智慧环卫平台/新能源设备智慧化崛起,都给未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不确定性,我们看好城市治理改革进程中主动变革,向着城市综合服务商进化的环卫、物管企业。
生物质:近日,住建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
高质量、精细化发展固废处置行业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目标,持续关注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及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建立。(1)本次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基本全覆盖,分类运输体系基本建成,是2023年要求46重点城市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的前置要求;意见同时要求202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目前的46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为30.4%,未来仍需进一步提升。(2)我国前端的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体系建设进度相对较快,但是末端的配套处置设施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6.28万吨/天,距离我们测算的全国18万吨/日需求仍有一定距离),这也是“十四五”期间的垃圾分类重点工作任务。(3)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建立是垃圾分类长效机制的核心抓手,意见要求需通过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方式制定相关标准,相关标准的推进力度也将直接影响厨余处置产能的释放进度以及项目的盈利能力。
推荐:北控城市资源(H)、盈峰环境;
关注:瀚蓝环境、伟明环保、三峰环境、旺能环境、城发环境。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和订单签订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