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2020年财政结余,对信用环境的影响-210104

《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2020年财政结余,对信用环境的影响-210104(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2020年财政结余,对信用环境的影响-210104(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财政结余或增加8500亿元左右,对信用环境有所扰动、影响相对有限近期部分市场人士,关注财政是否会形成大规模结余、进而对2021年的信用环境形成扰动。 2020年,一般债、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广义财政预算“赤字”达8.5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3%;1-11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为-2.0%,已高于年初的预算增速-4.8%。 部分市场观点认为,2020年广义财政同时出现“超收”和“少支”、将形成大规模的财政结余,并对2021年的信用环境形成扰动。 财政结余的产生,主要由“超收”和“少支”导致;往年审计情况显示,支出端对结余的影响更为明显。 2020年1-11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执行进度为92.5%,低于多数年份,“超收”对结余变化的影响弱于往年。 历史来看,结余受支出端影响更为明显,比如项目开工、财政拨付、工程进度等偏慢,均会造成资金结余。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多数项目支出偏慢;下半年,伴随疫情影响消退、政策调整等,财政支出明显加快。 疫情影响下,除了社保、防疫等民生相关支出外,多数财政支出项目下滑明显。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同比仅增长0.6%、总体偏慢。 2季度起,疫情影响消退、经济活动修复,财政支出开始加快;政策也积极调整,通过加强资金和项目对接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支出。 2020年下半年,主要财政资金迅速下拨列支,广义财政支出增速维持高位。 截至11月底,新增赤字、特别国债等直达资金下达完毕,80%以上已经列支;已发行专项债支出3.32万亿元,占发行规模的93.5%。 7-11月,广义财政支出维持高位、同比增长16.4%,较上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11月当月支出增速甚至达到22.1%,创下年内新高。 总体来看,各项资金支出进度较快,无大规模滞留。 中性情境下,2020年全年财政结余约为5000亿元,较2019年增加8500亿元左右。 2020年1-11月,包括政府债务融资收入在内,收支差额约为2.5万亿元。 12月,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可能回落、支出保持相对高位,形成赤字近2万亿元。 中性情境下,全年财政结余为5000亿元左右,较2019年增加大约8500亿元。 总体来看,财政结余的变化,对短期信用环境可能形成一定扰动,影响相对有限;财政资金“沉淀”对经济节奏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跟踪。 2020年财政下拨列支较快,国库中的新增结余规模不大,对信用环境的扰动相对有限。 但从往年审计和2020年收支情况来看,财政列支后“沉淀”在项目单位、未实际使用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部分“沉淀”资金会对经济节奏形成一定扰动,后续仍需跟踪。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大幅调整;数据测算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