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睿创微纳-688002-跟踪点评:从Teledyne收购FLIR看睿创微纳成长空间-210106

上传日期:2021-01-06 10:09:20 / 研报作者:徐涛付宸硕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睿创微纳-688002-跟踪点评:从Teledyne收购FLIR看睿创微纳成长空间-210106.pdf
大小:52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睿创微纳-688002-跟踪点评:从Teledyne收购FLIR看睿创微纳成长空间-210106

中信证券-睿创微纳-688002-跟踪点评:从Teledyne收购FLIR看睿创微纳成长空间-21010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睿创微纳-688002-跟踪点评:从Teledyne收购FLIR看睿创微纳成长空间-21010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睿创微纳-688002-跟踪点评:从Teledyne收购FLIR看睿创微纳成长空间-21010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Teledyne拟以80亿美金估值收购全球红外龙头FLIR,溢价接近40%。

本次收购彰显产业发展趋势:龙头公司持续进行行业整合,通过掌握多元感知技术不断打开其成长天花板。

睿创微纳作为本土非制冷红外芯片龙头,有望借鉴海外龙头发展经验:一方面积极拓展红外技术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沿着光学频谱持续拓宽赛道。

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强强联合:全球红外龙头FLIR将被Teledyne溢价收购。

2021年1月4日,国际知名分析仪表公司Teledyne宣布计划以80亿美金(50%现金+50%股票)收购全球红外龙头FLIR。

与FLIR2020年12月31日起前30交易日市值加权均值相比,本次收购估值溢价接近40%,基于Bloomberg一致预期测算,收购价格对应FLIR2021年PE接近36倍。

Teledyne与FLIR两家公司商业模式较为接近,都是基于传感器技术为客户提供传感器、整机和系统解决方案等多类型产品,但从技术和下游角度具备互补性:1)技术:FLIR掌握的传感器技术以非制冷红外技术为主,部分涉及制冷型红外、激光、微波等技术;而Teledyne掌握了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制冷型红外传感技术等,从波长光谱角度分布在FLIR的两侧(参见图1),对应的半导体材料也存在差异,2)下游:FLIR涉及国防、工业、汽车等多个领域,而Teledyne在航空航天领域优势显著。

收购完成后预计新公司将继续为全球客户群中提供独特互补的传感技术端到端产品组合。

他山之石:多元感知布局是传感器龙头成长必行之路。

复盘红外龙头FLIR的成长历程,公司自1978年成立以来深耕红外赛道,通过内生+外延并举的方式逐步成为全球红外龙头,其下游可以分为工业(建筑、机械、汽车、消防等)、国防(航空机载、单兵、边海防等)、商业(安防、交通、户外等),2019年营收占比分别为41%/38%/21%。

需要注意的是,FLIR在多个行业的红外技术应用上处于引领地位,以汽车为例,FLIR已为奔驰、宝马、东风等品牌部分车型提供车载红外夜视仪已实现夜间辅助驾驶功能,亚马孙旗下ZOOX发布的首款自动驾驶汽车也搭载FLIR提供的红外夜视仪以提升安全性。

在发展过程中,FLIR将企业愿景设立为“世界第六感”,除深耕红外主业同时,FLIR还积极研发光谱上与红外相邻的技术,目前已掌握激光、雷达、可见光等多种感知技术,并成长为一家收入体量~20亿美金,利润体量2~3亿美金的龙头厂商。

本次Teledyne与FLIR合并进一步彰显海外大厂的成长思路:持续行业整合以掌握多元感知技术(光谱全覆盖),在为客户提供智能感知解决方案同时,不断打开其成长天花板。

聚焦睿创:持续受益红外应用场景增加+非红外业务拓展,成长空间广阔。

睿创微纳是国内非制冷红外产业龙头,目前在国家特种需求、安防、户外运动等多个市场占据较高地位。

展望未来,公司有望借鉴海外龙头发展经验,复制FLIR成长路径:1)横向:积极开拓工业测温以及车联网、消防、物联网等红外下游应用市场;2)纵向:沿着电磁波谱进军红外相近赛道,如微波、太赫兹、激光等。

我们认为,随着新场景和新技术落地,公司有望在5~10年维度内实现跨越式增长:对标FLIR预计公司仍有10倍成长空间。

风险因素:工业测温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投资建议:看好未来3~5年维度内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国家特种需求、户外、安消防、汽车电子领域实现渗透率加速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2年EPS预测为1.30/1.71/2.6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2年PE为94/71/46倍,我们看好公司龙头地位和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