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耐世特-1316.HK-跟踪报告:业绩修复在即,无惧外资减持-210107

《中信证券-耐世特-1316.HK-跟踪报告:业绩修复在即,无惧外资减持-210107(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耐世特-1316.HK-跟踪报告:业绩修复在即,无惧外资减持-210107(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股价自2020年12月28日高点以来下跌22%,主要由于市场担心美国财政部于12月启动的所谓“中方涉军企业”制裁计划:耐世特的实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67%)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短期看,公司基本面健康恢复而股价超跌,是配置好机会。 长期看,我们认为2021年有望成为L3级自动驾驶的大年,公司作为线控转向龙头企业未来有望受益。 给予12个月目标价16.00港币,对应400亿港币市值,维持“买入”评级。 受特朗普制裁令影响导致的恐慌,公司股价自12月28日以来快速下跌。 2020年11月12日,特朗普签发第13959号总统行政令,自2021年1月11日起禁止美国投资者购买所谓“中方涉军企业”的证券或证券衍生品(包括华为、海康威视、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等在内的31家“中方涉军企业”),但行政令本身不涉及对公司经营层面的影响。 2020年12月28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扩大了制裁范围:被所谓的“中方涉军企业”持股50%以上控股子公司亦在证券制裁范围内。 港股上市的耐世特是中航工业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近期公司股价快速下跌主要由于美国机构投资人忌惮于制裁令即将生效而进行的抛售,我们认为当前反而是内资基金配置的好机会。 此外,考虑到拜登即将在月内正式履职新任总统,我们认为13959号总统行政令亦存在较大概率被未来新总统废止。 2020H2产销快速恢复,盈利弹性充足。 根据Marklines数据,2020年7-11月美国三大车企在本土的LightTrucks产量总计为203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73.5%。 而2020年上半年,美国三大车企的LightTrucks产量仅为156万辆,同比下滑38%,与北美地区业务收入下滑速度相仿(-38%)。 结合美国车市下半年的产销量,我们预计公司北美地区业务收入在H2的增速将达到+5%左右,下半年全球整体收入的同比增速有望恢复至高个位数。 公司虽然在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滑落至近5年以来的最低点,但主要是由于固定成本和其他成本的占比提升,而公司2020H1的边际毛利率仍稳定在41.2%,同过去几年保持平稳,基本反映出公司较高的竞争壁垒和较强的盈利控制能力。 从“助力”到“智能”,转向系统将迎来行业的二次变革。 转向系统作为汽车最重要的执行部件之一,目前逐渐完成了从“机械”到“电子助力”的升级。 展望未来,在智能驾驶时代将更为侧重开发软件层面的高级功能,包括:车道保持、主动转向提示、自动泊车、车道偏离预警、自动避让等,实现从“助力”向“智能”升级的过程,行业的额技术壁垒也将进一步提高。 我们预计,2021年有望成为线控转向和L3级别EPS普及的元年,耐世特作为行业中线控转向的龙头公司,有望在未来享受行业红利。 订单结构优化,28%的在手订单是L3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订单。 从订单结构来看,截止2019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264亿美元(7倍于2019年收入),较2018年同期新增12亿美元。 从订单性质来看,公司当前28%的订单是L3-L5级别自动驾驶EPS解决方案,17%是新能源车型相关产品。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耐世特在过去3年中不断拓展新的自主品牌客户,新增的EPS客户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比亚迪等。 预计未来公司的第一大客户通用汽车的占比将减少至35%,较当前的客户结构来说更为健康。 风险因素:特朗普制裁令对中资公司影响超市场预期;北美新冠疫情持续加剧;线控转向等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全球汽车产销量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短期来看,公司股价由于原有股东抛售的影响大幅下跌,是布局加仓的好机会。 长期来看,公司是转向行业的全球龙头供应商之一,2021年有望成为L3级自动驾驶大年,我们看好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战略地位以及配套潜力,长期看好公司拓展市场份额的能力。 考虑到新冠疫情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已经过去,我们上调公司2020/21/22EPS预测至0.06/0.13/0.16美元(原2020/21/22年EPS预测0.04/0.09/0.14美元),公司合理估值为2021年16倍PE,给予12个月目标价16.00港币,对应400亿港币市值,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