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开启履约周期,中国庞大碳市场起锚-210107

《华金证券-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开启履约周期,中国庞大碳市场起锚-21010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开启履约周期,中国庞大碳市场起锚-21010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碳交易有法可依: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宣告我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已于2021年1月1日开启。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碳减排的重要抓手,对标落实了习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是协同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三方目标的创新性制度保障。 ◆企业自证其碳排放数据可靠性:管理办法延用环境治理领域“企业自证”原则,将企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编制主体,对其自身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地方主管部门履行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核查。 环保部负责建立注册登记及交易系统、进行结算服务,并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与分配方案。 ◆发电行业打头阵,“十四五”或将继续扩容: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将发电行业作为建立碳排放权的切入点。 同步公布了业内重点排放单位名单,首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责任压实到企业。 按照年排放超过2.6万吨CO2当量(即1万吨标煤)的认定标准,发电行业将有2225家企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预计“十四五”期间,碳排放管控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纳入石化、化工、煤炭、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高排放重污染行业。 ◆中国庞大碳市场起锚:本次管理办法规定,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和交易方面,将以排放配额为主要标的,以符合规定的机构和个人为主体,采取公开竞价、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交易。 自2013年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陆续上线,累计配额成交量4.06亿吨,成交额92.8亿元。 目前我国试点碳市场的配额成交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位,随着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成,以及未来更多行业纳入,我国碳交易市场体量必将非常可观,切实担负起减排重任。 ◆投资建议:碳排放权配额制管理及交易,是落实2030碳达峰的重要举措,我们预期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也将在年内加紧出台。 届时行业空间将从末端治污向前端减排扩充,带来环保板块新的增长点。 我们看好城市碳减排带动环卫新能源装备渗漏率提升的盈峰环境、ST宏盛,关注龙马环卫;看好受益于垃圾分类、符合绿色可持续生活垃圾处理路径的瀚蓝环境、维尔利,关注高能环境。 ◆风险提示:新能源环卫装备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垃圾处理费上涨不足以弥补国补退坡的影响;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及湿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招标落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