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217期(总第653期):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湾区加快培育总部基地-211216

上传日期:2021-12-16 16:48:37 / 研报作者:曾圣钧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217期(总第653期):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湾区加快培育总部基地-211216.pdf
大小:19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217期(总第653期):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湾区加快培育总部基地-211216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217期(总第653期):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湾区加快培育总部基地-211216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217期(总第653期):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湾区加快培育总部基地-21121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217期(总第653期):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湾区加快培育总部基地-21121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12月15日,深圳第三届全球招商大会举行。

本届大会以“新时代、新征程,投资深圳、共赢未来”为主题,设置12个海外分会场,分别是美洲的洛杉矶、纽约、多伦多、圣保罗,欧洲的伦敦、巴黎、布鲁塞尔,亚洲的中国香港、东京,大洋洲的悉尼、布里斯班,非洲的约翰内斯堡。

大会诚邀国内外企业和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参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各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分别展示了招商引资成果。

本次大会洽谈签约项目超260个,涉及投资总额超8200亿元,签约项目和预计总投资额再创新高,其中不乏总部企业。

同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峰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表示,即将完成集团总部迁至广东深圳,深度融入大湾区的建设发展。

吸引总部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服务好总部,打造领先的总部产业基地,将成为大湾区政府部门和银行业推动经济高质量的增长的重要手段。

主要关注点如下:第一,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改善,深圳招商成果喜人。

一是深圳近年连获国家政策支持,进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迎来了“双改”示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等重大战略机遇,相关政策能为湾区的总部企业和外商投资发展创造更大机遇,打开通往全国及世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深圳始终坚持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深圳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能够助力区内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2021年2月,深圳出台了《深圳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企业办法》,鼓励和引导更多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总部企业。

三是深圳招商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从2019年至今连续3年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深圳共招揽项目超630个,计划总投资额超过2.1万亿元。

总计有超11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深投资,招商大会也将一系列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国际、区域总部收入囊中,包括小米集团国际总部、字节跳动大湾区总部等。

今年前10个月深圳市吸收合同外资209.9亿美元,增长19.8%,实际使用外资88亿美元,增长24.8%。

经过三年发展,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已成为集中展示深圳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大平台,全市现有超过2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4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69家“专精特新”企业,深圳已成为全球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第二,承接央企外迁,湾区总部经济有望迈上新台阶。

我国目前共有120多家央企,其中包括96家国资委出资管理企业、26家中央金融企业,烟草、铁路、邮政等3家行政类央企,出版等多家文化类央企。

出于个别城市规划的需要,以及部分央企自身的区域战略转型的需求,近年已有部分央企外迁至其他地区。

比如2021年上半年,新组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新合并成立的中国中化先后落户雄安新区,9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迁回武汉。

同月,新合并成立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

大湾区目前拥有央企总部10家,其中港澳共6家,深圳、广州各2家,区内各城也在积极吸引更多央企总部落户。

除深圳以外,广州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打造“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为完善政策环境、创新服务提供了指引。

201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暂行办法》,其中提出,对于新引进的总部企业,根据产业分类、经济贡献情况、落户年限、注册资本等不同情况,每年给予500万元~5000万元等不同档次的奖励,累计最高可达1.5亿元。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省会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既是广东省属国企的所在地,同时也聚集了大量央企功能性或区域性总部。

香港作为国际领先的金融重镇以及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吸引了诸多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截至2019年6月3日,母公司在海外及中国内地的驻香港公司数目达9040家,其中包括1541地区总部。

今年以来,前海、横琴、港北等区政策利好频出,未来巨大投资机会可期,也将助力大湾区获得央企总部更多的青睐。

第三,总部经济带动产业集聚效应,需要银行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银行将实施更为便利的总部企业跨境资金收付管理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开设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在跨境资金池模式下集中运营管理成员企业境内外资金,按照集团商业模式开展资金归集、调拨、结算、套保、投资、融资等业务。

对湾区银行来说,还可以加强三地联动,在离岸金融、离岸贸易方面为总部企业设计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为深化改革创新献计献策。

二是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总部企业带有产业集群的特征,银行既要服务好总部企业,优化授信业务流程,实施差异化服务方案,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支持总部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通过贷款、票据、信用证等方式,减少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三是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在双碳达标背景下,总部企业也承担着环保、减排的责任。

银行需要创新碳金融产品,比如发行绿色债券、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协助总部及其关联企业满足国家监管单位关于ESG及绿色服务等政策要求。

四是提升个人财富管理能力。

总部企业员工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外藉人士。

银行要为总部企业员工提供财务管理、代发薪、理财投资等服务,满足员工个人资金保值、增值需求。

通过数字人民币、薪酬汇、开户易等服务,为湾区总部员工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跨境汇兑等服务。

通过人才贷、信用卡、按揭等服务,满足外藉员工在境内购房、安居乐业等需求。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