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宏川智慧-002930-公司深度报告:并购与自建双轮驱动,液体石化仓储龙头大展宏图-210107

《信达证券-宏川智慧-002930-公司深度报告:并购与自建双轮驱动,液体石化仓储龙头大展宏图-210107(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宏川智慧-002930-公司深度报告:并购与自建双轮驱动,液体石化仓储龙头大展宏图-210107(42页).pdf(4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内液体石化仓储领先者,业绩增长稳定且高效。 宏川智慧是国内诸多液体石化仓储提供商中的领先者,主要为境内外石化产品生产商、贸易商和终端用户提供仓储综合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 截至3Q2020年,公司拥有储罐罐容274.95万m3,其中权益罐容为243.04万m3,极大的领先于其他A股主要竞争者(保税科技和恒基达鑫罐容分别为110.79万m3/105.02万m3)。 公司2014年-3Q2020年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由2.87亿元/0.66亿元增长到5.98亿元/1.74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13.61%和18.36%,毛利率及净利率常年维持在60%和25%附近,业绩增长稳定且高效。 内生自建与外延并购促进罐容急速增长。 由于受政策监管及建设周期的影响,并购是当前国内液体石化仓储行业扩大罐容的最有效手段。 宏川智慧自2010年开始先后并购了包括太仓阳鸿、南通阳鸿、东莞三江等在内的7家企业(2018年上市至今,3年内4个并购项目落地),加之自建项目的实施,公司罐容爆发性增长。 从2018年-3Q2020年,公司罐容由113.03万m3增长到274.95万m3,扩张迅速。 布局粤港澳、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区域优势显现。 多个并购项目落地情况下,公司在粤港澳、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多个仓储区进行布局(长三角地区178.5万m3罐容、粤港澳地区52.09万m3罐容、东南沿海地区44.35万m3罐容),服务半径覆盖当地主要的制造企业及石化企业集群,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大体量仓储需求,加之吞吐能力强、泊位等级高的港口码头配套设施配合,公司在这三个区域协同效应与规模竞争优势显著。 供需趋紧,液体石化仓储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近年来国内油品、醇类等化工产品进口维持稳定增长的状态,加之国内炼化产能释放,石化仓储需求稳定提升。 但在市场监管严格的环境下,仓储新建项目几乎停滞,“退城入园”下大批量安全系数低的小型化工仓储企业被关停,仓储供给受限。 随行业供需趋紧,液体石化仓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储罐自15年起使用率长期维持83%以上的高水平位,租金也有5%的年均涨幅,仓储综合服务支撑强劲。 切入固体化工仓储赛道,未来盈利能力有望再度提升。 相比于需要优质港口码头配套、建设成本高、盈利能力偏低的液体化工仓储领域,固体化工仓储具备建设配套需求少,盈利能力高的特性。 2020年9月公司控股股东宏川集团与金联川签署《关于成都投资事项的意向协议》,拟在成都建立占地400亩固体化工仓库,我们认为这代表公司有望切入固体化工仓储赛道,有益于公司未来业绩提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EPS(摊薄)分别为0.56元/股、0.72元/股和1.12元/股,对应2021年01月07日的收盘价PE为35倍、27倍和17倍,考虑到并购逻辑验证下公司历年来市场表现均高于预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财报业绩高速增长、新建罐容投运、并购项目落地、储罐使用率与单价持续提升。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并购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经营风国内液体石化仓储领先者,业绩增长稳定且高效。 宏川智慧是国内诸多液体石化仓储提供商中的领先者,主要为境内外石化产品生产商、贸易商和终端用户提供仓储综合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 截至3Q2020年,公司拥有储罐罐容274.95万m3,其中权益罐容为243.04万m3,极大的领先于其他A股主要竞争者(保税科技和恒基达鑫罐容分别为110.79万m3/105.02万m3)。 公司2014年-3Q2020年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由2.87亿元/0.66亿元增长到5.98亿元/1.74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13.61%和18.36%,毛利率及净利率常年维持在60%和25%附近,业绩增长稳定且高效。 内生自建与外延并购促进罐容急速增长。 由于受政策监管及建设周期的影响,并购是当前国内液体石化仓储行业扩大罐容的最有效手段。 宏川智慧自2010年开始先后并购了包括太仓阳鸿、南通阳鸿、东莞三江等在内的7家企业(2018年上市至今,3年内4个并购项目落地),加之自建项目的实施,公司罐容爆发性增长。 从2018年-3Q2020年,公司罐容由113.03万m3增长到274.95万m3,扩张迅速。 布局粤港澳、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区域优势显现。 多个并购项目落地情况下,公司在粤港澳、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多个仓储区进行布局(长三角地区178.5万m3罐容、粤港澳地区52.09万m3罐容、东南沿海地区44.35万m3罐容),服务半径覆盖当地主要的制造企业及石化企业集群,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大体量仓储需求,加之吞吐能力强、泊位等级高的港口码头配套设施配合,公司在这三个区域协同效应与规模竞争优势显著。 供需趋紧,液体石化仓储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近年来国内油品、醇类等化工产品进口维持稳定增长的状态,加之国内炼化产能释放,石化仓储需求稳定提升。 但在市场监管严格的环境下,仓储新建项目几乎停滞,“退城入园”下大批量安全系数低的小型化工仓储企业被关停,仓储供给受限。 随行业供需趋紧,液体石化仓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储罐自15年起使用率长期维持83%以上的高水平位,租金也有5%的年均涨幅,仓储综合服务支撑强劲。 切入固体化工仓储赛道,未来盈利能力有望再度提升。 相比于需要优质港口码头配套、建设成本高、盈利能力偏低的液体化工仓储领域,固体化工仓储具备建设配套需求少,盈利能力高的特性。 2020年9月公司控股股东宏川集团与金联川签署《关于成都投资事项的意向协议》,拟在成都建立占地400亩固体化工仓库,我们认为这代表公司有望切入固体化工仓储赛道,有益于公司未来业绩提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EPS(摊薄)分别为0.56元/股、0.72元/股和1.12元/股,对应2021年01月07日的收盘价PE为35倍、27倍和17倍,考虑到并购逻辑验证下公司历年来市场表现均高于预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财报业绩高速增长、新建罐容投运、并购项目落地、储罐使用率与单价持续提升。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并购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