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双周报:秸秆高值利用是未来生物制造的发展方向-211114

上传日期:2021-11-14 21:07:26 / 研报作者:刘万鹏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双周报:秸秆高值利用是未来生物制造的发展方向-211114.pdf
大小:207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双周报:秸秆高值利用是未来生物制造的发展方向-211114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双周报:秸秆高值利用是未来生物制造的发展方向-211114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双周报:秸秆高值利用是未来生物制造的发展方向-211114(1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化工行业合成生物学双周报:秸秆高值利用是未来生物制造的发展方向-211114(106页).pdf(10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周报说明这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企业和高校的合成生物学行业周报。

合成生物学因为底层工具的突破逐渐成为人类造物的新方式,并有望在“碳中和”背景下发展为绿色制造的主流思路之一。

我们主要聚焦在生物制品,而非生物制药领域。

我们将努力完善此周报,使其更有助于资本和产业的联动,并提前挖掘投资机会。

相关公司持续补充中……发改委&工信部:重点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

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合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的开发应用。

化学原料药是药品的基础原料和有效成分,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应原料药技术革新趋势,加快合成生物技术、连续流微反应、连续结晶和晶型控制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生产过程。

重点发展合成生物技术、酶催化、生物催化剂(酶)筛选与制备、连续流微反应、连续结晶和晶型控制、手性合成、固相合成、高效分离纯化、药物微量杂质控制、过程分析等先进技术。

中原大化秸秆糖制乙二醇中试项目即将建成,是全球首个秸秆制千吨级乙二醇项目。

11月4日,中原大化秸秆糖制乙二醇中试项目五台主要塔器到货,相继进行安装。

中原大化秸秆糖制乙二醇中试装置以生物质秸秆糖水溶液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釜式反应器中催化转化获得粗乙二醇,然后通过精馏得到优等乙二醇产品,同时副产工业级丙二醇等。

产品规模为乙二醇746.8吨/年,丙二醇194.4吨/年。

项目建设地点为濮阳市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总投资2098万元。

截至目前,项目钢结构主体框架基本完成,设备全部到场,设备安装完成率95%,所有机泵安装就位,五台塔器下段安装就位。

接下来管道预制、配管及电仪安装将全面有序铺开。

蓝晶微生物与泰国泰华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拓展PHA的东南亚市场。

近日,蓝晶微生物Bluepha宣布与泰国上市企业泰华公共有限公司(ThaiWahPublicCompanyLimited)达成战略合作。

期望借助双方企业的优势;即通过将蓝晶微生物的先进技术平台和泰华独特的淀粉资源二者相结合,来共同拓展PHA的东南亚市场。

我国实现22秒从一氧化碳一步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宣布,我国在一碳生物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6年多的联合攻关,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达成反应速度22秒、工业化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纪录,并合作开展乙醇梭菌蛋白效价评定,共同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项目框架内推广该产品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

华人初创团队用合成生物技术打造口感更“真实”的植物肉,人造脂肪可助力碳中和。

YaliBio总部位于旧金山,今年3月成立于硅谷,是一家由华人创立的人造脂肪公司。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人造脂肪来替代动物脂肪或植物油,碳转化效率远高于动物细胞培养的人造肉,生产上更具可持续性,目前的产品已经通过GRAS认证,并得到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产品安全可食用的认可。

YaliBio正在构建一个合成生物学平台,以利用可再生原料定制食品成分,试图通过生产一种合成的植物性脂肪产品来解决动物产品和植物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华盛顿大学团队用工程细菌仅利用二氧化碳、电和光,合成生物燃料。

最近,来自美国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通过微生物来制造生物燃料的新方法。

该研究成果于11月3日发表在CommunicationsBiology上。

研究指出,他们改造了一种称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palustris)TIE1的微生物,使其仅用二氧化碳、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力和光这三种可再生,且天然丰富的成分生产生物燃料正丁醇。

这项研究代表了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微生物电合成生物燃料的首次尝试,其中二氧化碳可以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

CodexisQ3产品收入增长242%,扩大与药厂合作,并投资孵化酶促合成DNA项目。

Codexis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Codexis2021年第三季度的总收入为3680万美元,比2020年第三季度的1840万美元增长了100%。

其中,Codexis的产品收入在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了242%,达到2870万美元,产品收入的激增主要源于Codexis酶的销售。

第三季度,Codexis也更新了其各个领域新的项目计划:与药厂合作不断;孵化投资酶促DNA合成项目。

瑞士运动品牌On牵手碳回收明星公司LanzaTech,将碳废物转化为跑鞋零件。

瑞士运动品牌On牵手碳回收明星公司LanzaTech,将碳废物转化为跑鞋零件。

生产的具体过程是在来自钢铁厂等工业基地或垃圾填埋场的一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之前,LanzaTech将其捕获,使其进入获得专利的发酵过程,经过细菌自然转化为液体乙醇,这个过程类似于传统的酒精生产。

人造奶领域半月融资超5000万美元,雀巢入局,乳腺生物技术或成为核心竞争力。

今年5月,瑞士食品行业巨头雀巢发布了一则招聘乳腺发育和泌乳生物学专家的启事,招聘启事中,雀巢表示,该职位位于洛桑研究中心,需要该领域的生物医学背景和实验室研究经验。

Biomilq是一家由女性创立的在实验室培育母乳的生物技术公司。

其核心技术是将乳腺上皮细胞(又称泌乳细胞)在细胞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扩增后转移到生物反应器中,经牛奶诱导细胞产出母乳。

Ginkgo联手Synlogic研发高胱氨酸尿症药物,预计2022年进入临床。

近日,Synlogic和Ginkgo合作开发的第一个产品SYNB1353,是Ginkgo通过高通量筛选在一年内从临床前概念验证推进到候选产品的菌株。

可用于治疗包括高胱氨酸尿症(又称同型胱氨酸尿症,HCU)在内的甲硫氨酸代谢疾病。

Synlogic将于2021年11月21-2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