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策略周报: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走出慢牛概率更大-210110

《财信证券-策略周报: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走出慢牛概率更大-210110(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策略周报: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走出慢牛概率更大-210110(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周(1.4-1.8)股指高开,上证指数上涨2.79%,收报3570.1点,深证成指上涨5.86%,收报15319.29点,中小板指上涨8.11%,创业板指上涨6.22%;行业板块方面,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电气设备涨幅居前;主题概念方面,锂矿指数、连板指数、陆股通日买入前二十指数涨幅居前;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1893.65亿,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一周上升34.03%,其中沪市上升32.37%,深市上升35.41%;风格上,大盘股占有相对优势,其中上证50上涨4.06%,中证500上涨2.99%;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盘点位为6.4719,跌幅为1.04%;商品方面,ICEWTI原油连续上涨8.68%,COMEX黄金下跌2.39%,南华铁矿石指数上涨7.13%,DCE焦煤上涨8.18%。 2021年第一周沪指站上3500点,市场两极分化达到极致。 上周市场的表现极为罕见,指数在大市值龙头的带动下持续上涨,但市场下跌个股占绝大多数,市场“一九行情”较为极端,白马绩优股持续抱团上涨,贵州茅台、比亚迪、恒瑞医药、爱尔眼科等赛道足够长足够宽的行业龙头冲破估值桎梏持续向上。 长期来看,A股美股化是必然趋势,后50%市值的公司成交量将越来越小、面临根本性的流动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居民更偏向于将财富配置到公募基金,A股机构化提升较为迅速,未来A股中最优秀的公司必定将继续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成为带动指数持续上涨的绝对力量。 回顾2019年以来几次抱团,A股抱团的行情基本持续3个月左右,从12月以来抱团新能源、光伏、白酒行情已经演绎过半,后续存在中期调整风险。 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存在短期过热的迹象,部分非常优秀的公司存在估值过高的情况,过高的估值需要较长的时间业绩消化,后续如果货币政策出现风险存在估值大幅回调的风险,而一些传统行业中估值较低、细分领域龙头在分化行情中被错杀,长期具备较好的收益率预期。 整体看市场短期可能存在风格平衡、业绩预期兑现的需求,好的资产需要匹配好的价格,极致的分化行情即使继续演绎,但也应避免盲目追高。 市场回归理性,走出慢牛概率更大。 流动性来看,2021年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海外由于疫情控制较不理想,经济复苏步伐较为缓慢,国内房地产政策延续房住不炒,通胀压力较小,在下半年海外供给端恢复后,存在订单回流至发达国家压力,国内经济恢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货币政策极端转向概率较小。 领先指标社融同比、M1/M2剪刀差有见顶迹象,同步经济指标时滞8-12月,经济景气度将持续至2021年下半年。 2021年市场虽然信用宽松程度不如2020年,但企业盈利向上趋势明确,有充分的时间窗口消化较高估值,而业绩不达预期的个股将承受较大幅度估值回归波动。 2021年资本市场改革将继续推进,IPO、再融资速度将继续加速,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重要的力量,2021年市场大概率是震荡向上的慢牛格局。 往后看,新能源汽车在特斯拉降价下或将继续刺激提振板块,但前期涨幅过大的光伏、白酒等抱团板块有估值调整压力,应当平衡仓位中估值合理、2021年有较强基本面支撑、性价比较高的顺周期、金融板块,一季度看好上证50继续创新高。 (1)顺周期板块:重点关注新能源、新基建、高端制造相关的顺周期投资。 关注基建、家电、汽车需求恢复更相关的铜、铝,受益于油价上涨的化工;关注新能源资源锂、钴;新一轮制造业扩张带来高端设备需求提升,关注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锂电池设备、光伏设备,关注与海外房地产需求回暖相关的工程机械、工具设备;关注国内利率中枢上行后对银行、保险板块利润提振。 (2)长久期:居民收入回升、分配更加公平,需求侧改革加大力度,消费逐步回暖,自下而上找寻具备长久期属性的消费细分行业,关注三胎开放的可能性,关注小家电、国产品牌汽车、航空、母婴产业、创新药。 (3)双循环对供给侧提出的要求是科技创新:碳中和要求下新能源光伏、风电、汽车持续保持高景气度,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加大利好券商,关注5G时代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需求的刺激,关注ARVR、工业智能制造的创新。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再次复发,海外市场波动,中美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