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TCL科技-000100-Q4业绩超市场预期,内生外延助龙头腾飞-210112

上传日期:2021-01-12 09:20:33 / 研报作者:方竞李少青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TCL科技-000100-Q4业绩超市场预期,内生外延助龙头腾飞-210112.pdf
大小:53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TCL科技-000100-Q4业绩超市场预期,内生外延助龙头腾飞-210112

信达证券-TCL科技-000100-Q4业绩超市场预期,内生外延助龙头腾飞-210112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TCL科技-000100-Q4业绩超市场预期,内生外延助龙头腾飞-21011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TCL科技-000100-Q4业绩超市场预期,内生外延助龙头腾飞-210112(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Table_S事件:2021ummar年y1月11日晚,TCL科技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42-44.6亿元,同比增长60%-70%;对应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21.75-24.35亿元,环比增长13.58-16.18亿元。

TCL华星方面,2020年全年营收超458.86亿元,同比增长超35%;净利润超23.15亿元,同比增长超140%。

其中,单四季度营收超135.11亿元,同比增长超43.23%;净利润超17.49亿元,环比增长超10.5亿元;华星单四季度净利率达到约13%。

点评:价格中枢上移+内生外延共振,助力公司Q4业绩超预期。

1)面板价格:根据Witsview数据显示,四季度各主流尺寸TV面板价格大幅上涨18%-20%。

且预计1月份面板价格将维持涨势,Witsview一月上旬报价仍上涨2%-3%。

公司将充分受益TV面板的涨价弹性。

2)内生外延:公司11代线T6于2019年年底满产,伴随着疫情消散,于2H20充分释放产能,而T4AMOLED产线一期也于19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产能释放持续整个20年。

而中环也于20年10月份并表,四季度贡献业绩近亿元。

综上我们认为,公司四季度盈利能力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并不仅是面板价格涨价的推动,也是公司2020年以来内生产能释放及外延资产并购带来的成长硕果体现。

展望2021年,TV面板价格强势可期。

我们就需求及供给两个角度来展望2021年TV面板的价格趋势。

需求端方面,据产业链调研,目前主流面板厂商库存几乎为零,终端TV厂商库存仍低于正常水位,说明下游需求良好,终端TV厂商仍有备货空间。

供给端方面,面板上游材料持续短缺,驱动IC和玻璃基板分别受8寸晶圆短缺和NEG工厂意外停电事件影响而出现缺货,缺货现象预计持续整个一季度。

在上游物料缺货和下游终端厂补库存的双重影响下,预计面板供不应求现象仍难以缓解,一季度淡季不淡预期强烈,面板价格也将继续上涨。

同时,随着二三季度传统备货旺季的到来,全年面板价格维持高位可期,TCL科技作为面板龙头厂商将畅享业绩弹性。

新产能新客户,2021迈入新征程。

虽然TCL科技于20年Q4取得傲人成绩,但并不止步于此。

展望2021年,公司还有更多亮点值得关注。

大尺寸方面,公司G11代T7线已于2020年11月11日正式量产,预计在21年年底产能爬满,将带来305万平方米的年产能增长。

同时,苏州三星线的并入也将进一步扩充产能,预计带来710万平方米的年产能增长。

21年大尺寸产能增长将超过43%。

小尺寸方面,T3线由于身处武汉,在20年的新冠疫情中业绩承压明显,预计21年业绩将大幅修复。

同时T4线AMOLED新产能释放也将带来营收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新客户方面,公司的AMOLED面板也已成功打入小米10至尊版等旗舰机型,此屏幕具有1120nit峰值亮度和高达500万:1的对比度,支持原生10bit的色深,可显示10.7亿超丰富色彩,其120Hz刷新率成为业绩标杆。

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大客户。

此外,控股子公司中环股份也将为公司带来业绩新增量。

预计中环将于2021年为公司带来数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增厚公司业绩。

长期来看,随着TCL对中环进行产业协同、运营效率以及财务费用优化等战略安排落地,预计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有望逐步成长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引擎之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益于面板价格中枢上移,内生产能释放,外延资产并表等,TCL科技的Q4业绩超市场预期,并有望在21年进一步爆发。

因此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28、104.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0倍。

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未来的长足发展空间,我们认为合理估值为21年20倍PE,对应市值1805.6亿元。

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