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信用研究笔记:解读中国地方政府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210111

《中信证券-信用研究笔记:解读中国地方政府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210111(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用研究笔记:解读中国地方政府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210111(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在地方政府债务上升的过程中,负债推动经济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风险。 2014年财政部43号文明确地方债务主体责任以来,对地方债务规模和债务率指标的测算始终是监管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期市场再度兴起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探讨,我们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的测算提出思考和尝试。 传统口径下债务率的计算。 学术上,对政府部门杠杆率(债务率)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政府债务余额/GDP、政府债务余额/政府综合财力,其中政府债务余额按是否包含城投有息负债而分为两种口径。 市场使用较多的债务率指标为政府债务余额/政府综合财力,政府债务余额包括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地方融资平台财务报表中的有息负债。 政府综合财力包括全省口径下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中央对全省的转移支付等。 债务规模与经济发展并无绝对线性关系。 传统口径下,2019年债务率较高的省市包括天津、江苏、北京、重庆和贵州等。 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率排名居前的省市有天津、江苏、北京、重庆和贵州,分别为444.38%、357.22%、341.70%、310.13%和306.34%。 除贵州外,其他四个省市地方债务很大部分集中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一个供参考的债务率计算方法。 为解决传统口径下债务率使用存量除以增量、且不区分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的问题,我们认为具体债务率的指标需要更加细化,诸如一般债务率=(一般债务余额÷债务年限)/一般公共预算可偿债财力;专项债务率=(专项债务余额÷债务年限)/政府性基金预算可偿债财力。 其中,可偿债财力是相关预算收入扣除保工资、保运转等刚性支出后剩余部分。 多维度探讨地方债务风险指标。 除了核心的债务率以外,在本次债务率测算中,我们新增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一般债务新增债务率、专项债务新增债务率、一般债务偿债率、专项债务偿债率、债务逾期率以及综合债务率等指标。 其中新增债务率反映地方政府债务增长速度;偿债率反映地方政府当期财政支出中用于偿还债务本金的比重;逾期债务率反映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逾期债务所占比重;综合债务率反映地方整体债务风险情况。 结合债务率及综合债务率,构建地方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我们认为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单一指标很重要,而将以上指标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参考也十分必要。 在计算出上述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地方政府承债能力的差异,可以对部分债务率或综合债务率较高的地区实施预警。 例如,对部分债务率大于100%或综合债务率大于100%的县级市,对相关地方债务更需谨慎对待。 风险因素:资金市场利率上行;流动性传导不畅导致再融资难度加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