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固定收益:流动性盛宴还能持续多久?-210113

《东方证券-固定收益:流动性盛宴还能持续多久?-210113(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固定收益:流动性盛宴还能持续多久?-210113(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结论11月中旬至今,资金利率持续下行,R001重新回到1%,R007也下行至2.2%附近,与2020年年中。 归功于流动性的宽松,债市也出现一波明显下行,10年国债从3.33%下行至3.13%左右,下行约20bp,几乎是本轮债熊周期中最大幅度的一次波段机会。 但从二季度来看,一方面银行间流动性面临大量结构性工具到期的压力,另一方面,宏观流动性也面临进一步收缩的压力。 第一、近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到期。 2020年2月至4月,央行先后安排了三批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总计1.8万亿。 截至5月7日,央行表示,“已发放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7052亿元”,截至10月21日,易纲表示前两批8000亿额度已基本用完。 第三批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并未有公开数据表明其使用进度,我们假设约80%的额度已用完,即8000亿,预计2020年二季度投放约2000亿。 因此,预计2020年二季度约有近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到期。 第二、贷款本息延期政策将于一季度末到期。 2020年6月,央行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的金融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小微企业贷款本息最长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根据央行10月14日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截至8月末,已对3.7万亿贷款本息实施了延期,即意味着一季度末会有大量的小微信贷到期。 第三、信用债到期压力骤增。 2020年1月至4月的信用债到期量高达近3万亿,远超前两年2万亿左右的到期量。 从节奏上看,截至1月12日,1月净融资仅为-4200亿左右,而2月中旬春节即将到来,预计截至2月信用债市场净融资额将持续为负,3月之后信用债市场再融资压力加大。 届时社融增速可能出现更快下行,实体流动性也将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1月8日,央行表态,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那么该如何理解“稳”?总量上看,资金供需均将明显减少,M2和社融回归正常化,均将平稳下行,并不会出现显著下行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M2与社融增速的下行并不意味着“紧货币”和“紧信用”,更多是回归常态,政策上保持稳定性、可持续性。 近两轮“双紧”的阶段,主要有2013年下半年和2017年下半年,不仅货币政策收紧,监管政策也大幅收紧,伴随得是“钱荒”和“去杠杆”,显然2021年出现宏观政策大幅收紧的概率较低。 同理,货币政策释放明显宽松信号的概率也较低,除了每年春节前后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外,降准置换MLF的概率非常低。 从银行间流动性来看,二季度市场资金利率或将上行,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目前,无论是短端资金利率DR007还是1年同存到期收益率均明显偏低,春节后或将逐步回归至2.2%的政策利率附近,债券利率仍有小幅下行空间,但参照历史,难以低于政策利率。 风险提示如果货币政策超预期宽松,将影响我们对债市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