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2021年度特别报告: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10115

《罗兰贝格-2021年度特别报告: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10115(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兰贝格-2021年度特别报告: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10115(86页).pdf(8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格局:不确定时代下的中国航道由于地缘政治日益紧张和中美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早在2020年之初就已处于不确定状态。 在新冠疫情最初冲击中国之时,全球供应链开始受到重新审视,世界也开始思考中国是否可以保持其“世界工厂”地位。 此后不久,疫情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并造成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波。 全球地缘政治局势进一步紧张,而中美贸易战更是超越了传统的关税领域。 -些中国企业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一些中国企业被禁止使用美国的技术。 到2020年底,世界从未如此VUCA(动荡、不确定、复杂、模糊)。 然而,在这种不确定之中,形势发生了逆转。 得益于抗,击与防控疫情的决心,中国经济已完全恢复,特别是在供给侧,“世界工厂”又回来了!轰鸣的机器在为全世界提供零部件的同时,也在出产成品。 中国出口再次上升,2020年11月同比增长21%。 矛盾的是,世界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的反弹,一方面又担心自身对中国过度依赖。 由于中国在疫情后恢复其作为全球首选供应链的地位,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实现GDP4..9%的增长速度,今年,中国的产量拯救了很多在其他地方无法运营工厂的行业!这不仅推动了对新生产线的投资,而且拉动了对现有生产线的现代化升级,并反向提高了中国生产及产业链的竞争力。 有趣的是,当这种情况开始发生的时候,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及企业领导人开始担心,他们许多门类的供应链过于依赖中国。 尽管脱钩不会发生,但是会出现贸易多元化。 当单一货源地被认为是新的供应链风险时,供应链将会启动多元化进程。 事实.上,中国企业将比欧美企业更快地推动贸易多元化:供应链将变得更加区域化,而这一进程甚至将始于中国及亚洲地区。 得益于劳动竞争力、新兴市场、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税协议等,东盟在2019年成为了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并在2020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最近,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达成,将进一步整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促进整个区域供应链。 这不仅仅只局限在供应链或制造业的问题上。 如果美国的一些路线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得,或只对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开放,多元化也将势必是与国外技术创新建立全新联系的关键所在。 这对中国至关重要,对其他国家也同样重要。 这些国家可能会从中国的巨额研发支出中受益,逐步缩小与经合组织(OEDC)国家及美国在绝对和相对GDP数据方面的差距。 虽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还不确定,因为这取决于中国企业和机构克服禁令和限制的能力,但对中国创新的影响是确定的。 尽管一些分析人士预测全球化的终结,并认为中国将在享受了40年的全球化红利后走向衰落,但是我们不相信这样的预测。 我们认为:VUCA世界在新冠危机后,会开启一个全新的全球化模式,它可能出现更多的区域壁垒现象、更多的双边和多边协议等,从而取代美国主导的制度框架,最终在全球范围内达成新的共识。 同时,追求比较优势、在国际范围内的资源与资产组合、以及由合作与竞争共同驱动的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仍然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将逐渐从出口驱动型向混合型全球化模式转变。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加工贸易将逐渐减少,并被一般贸易所取代,就如同中国已经与东盟和“一带--路”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一样。 中国和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应仅局限于较低的资源成本及具有竞争力的转型成本,它应该来自日.益苛刻与成熟的国内市场驱动创新,并受益于大规模的国家层面研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