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医药零售板块的政策机遇-210117

上传日期:2021-01-17 16:32:10 / 研报作者:陈竹刘泽序孙晓晖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医药零售板块的政策机遇-210117.pdf
大小:80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医药零售板块的政策机遇-210117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医药零售板块的政策机遇-21011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医药零售板块的政策机遇-210117(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医药零售板块的政策机遇-210117(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统筹资质中长期有望放开,强调规范运营下大连锁有望集中受益。

线上线下长期协同发展,龙头优势凸显。

业绩持续亮丽,中长期受益景气度提升。

统筹资质中长期有望放开,强调规范运营下大连锁有望集中受益。

国家医保局于1月11日公布《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

本次《办法》明确符合规定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可申请纳入门慢、门特资质(相关规定另行制定),中长期看随着医保个人账户配套改革有望推进,统筹资质放开显著利好具备线下医保优势的龙头连锁。

同时《办法》在定点药店申请、医保费用考核、外配处方开具、处方药购药等方面做出明确规范,未来全国52万家药店中占比约70%的存量医保账户门店面临规范化洗牌,单纯依靠地域和固有医保资源的中小连锁料将加速洗牌,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有能力和资格对接门诊统筹的门店有望向头部企业集中。

建议前瞻性布局特慢病药房和DTP药房,规模大、管理规范的龙头连锁有望率先承接门诊特慢病用药的统筹医保资金结算服务。

线上线下长期协同发展,龙头优势凸显。

本次《办法》明确符合规定的处方可以流转到实体药店取药或由实体药店配送的模式(网售处方药有关政策则需相关主管部门研究明确),同时相较征求意见稿删除线上第三方平台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的零售药店可依托实体药店申请定点等表述。

我们判断新零售的短期落地模式仍将具备属地监管性质,全国范围的线上医保支付打通尚需时间。

区域性O2O有望成为主流药品配送落地模式。

随着医保线上支付落地对传统医保定点模式的颠覆,线上及线下龙头医药零售公司的商品和服务优势预计将得到有效发挥。

同时线下连锁龙头有望积极接入处方流转平台、加快外延并购步伐争夺线上处方资源,通过推进线上药师远程审方等模式减少人力成本。

业绩持续亮丽,中长期受益景气度提升。

连锁零售板块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整体超预期,主要受益于带量采购持续推进、慢病统筹加速流出、互联网+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行业景气度的大幅提升。

2020年H1疫情得到控制后中药、非药品等销售旺盛同时渠道议价能力加强,保证较高同店增速及盈利能力(Q3在主动的客流量提升、被动的费用率下降影响下,净利率已有明显提升)。

预计2020Q4仍有望维持10%以上同店销售增速,延续业绩高增长。

同时在医保局规范院内市场药品营销的趋势下,专利药和高端仿制药营销方式率先变革,院外医药零售市场的景气度预计将长期持续得到提升。

考虑到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反复,我们预计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3%降为1%)有望延续至2021年,同时社保减免、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预计仍将实现一定程度的延续,保障2021年行业盈利能力。

行业规范性政策持续推进,扩张加速下长期受益行业分化。

后疫情时期龙头上市公司已加快并购步伐,我们预计2021年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分别扩张1500家/约1800家(约1200家自建,200家加盟)/2000家(近一半加盟)/1100-1200家。

此外分类分级及相关行业规范性政策有望推进,且2019年起执业药师监管、税务监管、社保缴纳等规范化措施密集出台并强化执行,中小连锁及单体药店经营成本及监管压力进一步增大。

龙头连锁有望长期受益行业分化。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2.25%,跑输沪深300指数1.57pcts,生物医药跌幅最大。

当前,医药板块2020年预测市盈率约47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3.52%。

本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68亿元,合计减持1.71亿元;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0.17亿元。

风险因素:新药研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大博医疗、安图生物和消费级医疗器械三诺生物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九洲药业、泰坦科技和山东药玻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上海医药、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华大基因等;6)疫苗产业链下的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片仔癀、云南白药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