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策略周报:市场板块轮动加速,继续关注广义顺周期行业-210116

《中航证券-策略周报:市场板块轮动加速,继续关注广义顺周期行业-21011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策略周报:市场板块轮动加速,继续关注广义顺周期行业-21011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出口方面:按美元计价,12月出口同比18.1%,前值21.1%,进口同比6.5%,前值4.5%,贸易顺差781.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三项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 19年12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处于7左右,20年12月则降至6.6以下,人民币大幅升值令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增速显著低于美元计价增速,进口增速为负增长。 目前虽然海外疫情仍在恶化,国内疫情近期也有小幅反弹,但疫苗已经面世,年内疫情受控,经济步入持续复苏是大概率事件,内外需中期内大概率回升,而短期内,欧美加码刺激政策也对短期外需形成支撑,所以预计全球需求并不会对国际贸易造成新的显著冲击,但去年海外订单向国内的转移是我国出口高增的重要因素,未来随着海外疫情缓和,供应链恢复,这一因素将出现弱化甚至逆转,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也有抑制,因此出口增速较难维持目前的高增状态。 而外部供应恢复和我国需求进一步修复则均利好进口增速的提升,今年进口增速有望强于出口增速。 货币方面:金融数据总体弱于市场预期,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环比少增,同比多增,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持平于12.8%。 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占比78.5%,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反映实体企业持续恢复。 12月社会融资规模1.72万亿元,同比少增近5000亿元。 表外融资加速收缩,信托贷款受行业监管影响大幅减少46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442亿元,同比少增超3100亿元,体现了信用债事件对债券发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政府债券规模7156亿元,同比多增3418亿元,是支撑12月社融的主要项目。 社融存量同比降至13.3%,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进一步确认了社融增速见顶,今年大概率继续走低。 M2同比10.1%,下滑0.6个百分点,M1同比8.6%,下滑1.4个百分点,二者剪刀差小幅走阔。 M1下滑较快对股市流动性会带来负面影响。 近期央行采用低量高频逆回购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体现了政策操作追求更高的灵活性和精准度,未来央行进一步宽松概率很低,但过快收紧同样缺乏合理性,预计M2、社融增速平缓回落。 通胀数据方面:12月份,CPI同比+0.2%,前值-0.5%,好于市场预期;环比+0.7%,前值-0.6%。 食品项CPI的大幅反弹是推动12月CPI环比由负转正且高于历史同期均值的主因。 食品项中,猪肉、鲜菜和蛋类是主要的环比上涨项目。 蛋类价格上涨或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导致的鸡饲料涨价,鲜菜价格上涨或由于今年气温较低,导致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同时损耗增加,而畜肉价格上涨主要系畜肉中的猪肉价格上涨。 根据农业部每日公布的猪肉平均批发价,12月猪肉日平均批发价为43.27元/公斤,高于11月的39.4元/公斤。 非食品中,主要是交通工具用燃料的上涨,与国际油价短期上涨下,我国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动作相一致。 基于翘尾因素的变化,1月CPI可能再次跌至通缩,但不具有趋势意义。 PPI同比-0.4%,前值-1.5%,好于市场预期;环比+1.1%,前值+0.5%。 CRB现货指数同比快速走高,南华工业品指数近期也高位运行,新冠疫苗广泛注射的预期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的输入性影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下内生需求的不断恢复共同推动了2020年12月PPI同比继续回升,2021年初PPI同比有望转正并继续走高。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方面:1月11日―1月15日,在分别有2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和50亿元逆回购到期的情况下,央行分别进行了50亿元、50亿元、20亿元、20亿元和20亿元的逆回购投放操作,且利率没有变化,相关操作代表央行短期内致力于边际收紧货币投放。 此外,1月15日,央行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结合1月15日3000亿元MLF到期和1月25日2405亿元TMLF到期,央行本次MLF续作属于“缩量”续作,与本周逆回购操作方向相一致。 近期,货币市场资金持续充裕,而央行倾向于边际收紧货币投放的公开市场操作,体现了央行要维持货币处在适量水平,坚守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主基调。 当前,货币市场需求面仍临着1月的税期叠加春节前现金投放压力的扰动,但考虑到市场资金较充裕,央行全面降准的概率较小。 在1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也表示,不论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历史上的准备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都不高,也表明央行当前并没有强烈降准意愿。 海外方面:本周,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多次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要加大美国的经济刺激力度的想法。 当地时间14日晚间,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拜登公布了一项价值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RescuePlan),包括向大多数美国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向美国企业和社区提供直接援助;加快新冠疫苗的生产和交付;保障学校安全开学等内容。 2020年12月,美国国会就9000亿美元新冠纾困刺激方案达成协议,特朗普总统当时表示应该将发放给美国人的600美元补助金提高到2000美元。 而本次拜登新计划预计将直接为大多数美国人支付1400美元,叠加上一轮救助方案中的600美元,发放给大多数美国人的补助恰好达到了2000美元。 拜登在演讲中补充道,在就任美国总统后,他还将在2月推进一项涵盖范围更广的救助方案。 拜登的提案得到了美国民主党的支持,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及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当即发表联合声明,对拜登的方案表示力挺。 上周,拿下参议院两个席位后,民主党成为参议院多数党,预计拜登政府上台后,同时掌控了美国众议院、参议院和白宫的民主党,将助力当选总统拜登更顺畅地推进各项政策,但拜登的补助方案能否以完整版的形式得到美国国会的通过,还需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进行进一步的政治交换。 总体上,美国新一轮大规模刺激性政策出台的预期较大,结合新冠疫苗广泛注射的预期,美国经济前景边际向好,有利于国际经济的稳定。 投资策略方面,前期机构抱团的食品饮料、医药股出现明显回调,从估值来看,这两个行业已经处在近十年的高点,然而估值的极端化没有阻挡这两个行业在近一个月的继续上涨。 我们认为食饮和医药大幅上涨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是利率上升对大市值风格的映射,食饮和医药是近五年A股市值增加最大的两个板块。 近期市值绝对值大且市值增速大的公司出现超额收益。 这就使得食饮和医药两个行业成为同时实践市值因子与动量因子良好的行业载体。 利率的上行抬升了确定性溢价。 其次,重仓食饮和医药的公募基金份额相较于其他基金大幅提升,这一类基金的增量管理资金的配置需求进一步推动这两个行业的上涨。 一季度名义利率的走高可能继续支撑食饮和医药处于历史高估值的位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名义产出缺口在第二季度走低,PPI高点在年中出现,名义利率可能也随之下行。 一旦无风险利率上行趋势出现反转,目前极端的市值风格分化现象可能也会结束。 同时,由于市场对于年中经济高点的预期较为一致,市值风格分化现象的结束可能会提前于利率拐点到来。 我们认为当下配置应该继续关注广义顺周期包含的三个方向:周期品龙头、银行保险以及可选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