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公用环保行业周报:现货煤价、进口气价突破历史高位,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落地-210118

《中信证券-公用环保行业周报:现货煤价、进口气价突破历史高位,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落地-210118(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公用环保行业周报:现货煤价、进口气价突破历史高位,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落地-210118(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需求向好而物流环节受到疫情不利影响,导致本周现货动力煤价与现货进口LNG价格均突破历史新高。 上游价格高涨可能对火电与城市燃气公司利润空间带来短期小幅挤压,但龙头公司在长协保护下影响普遍有限,且预计后续价格有望逐步回落。 近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联发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污水资源化市场蓄势待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项目运营服务的水处理领域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 推荐长江电力、华能国际(A&H)、华电国际(A&H)、华润燃气(H)、深圳燃气、北控城市资源(H)、瀚蓝环境、洪城水业、国检集团、电科院等。 市场表现回顾。 本周上证综指下跌0.10%,深证成指下跌1.88%,创业板指下跌1.93%,沪深300下跌0.68%,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1.28%。 公用最新观点:现货煤价、进口气价破历史高位。 本周,在经济向好、出口订单旺盛、寒潮持续刺激需求的基础上,北方地区疫情多发导致物流运输受到阻滞,现货动力煤价与现货进口LNG价格均突破历史新高。 其中,1月15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为972.5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15元/吨;1月14日,中国LNG进口现货到岸价格3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环比上周上涨1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我们认为上游价格高涨可能对火电企业与城市燃气公司利润空间带来短期挤压,但业绩影响普遍有限,主因是①当前价格料为各项因素的极端反映,预计后续价格将逐步回落;②龙头火电公司与城燃LNG进口商普遍与供应商签署长协等锁价协议,实际成本压力远低于现货价格压力;③上游价格高涨体现需求旺盛,有利于公用事业增收;④对龙头城燃而言,LNG气源采购占比普遍仅占总气量的10%出头,且大多数城燃项目建立了与采购价格挂钩的终端顺价机制,对毛差具备更好保护。 环保最新观点: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落地。 近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联发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指导意见》还提到要着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农村污水等重点领域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污水收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工程。 在机制及政策方面,要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力度,鼓励地方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 根据《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8年我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只有17.2%,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对于改善我国人均水资源匮乏的状况意义重大。 《指导意见》指明了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后续中央及地方会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力度,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将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市场的释放。 而使用者付费制度的建立及市场化定价机制将有助于理顺污水资源化的盈利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 污水资源化市场蓄势待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项目运营服务的水处理领域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 风险因素:燃料成本大幅上升;电价超预期波动;政府支付能力下降;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电价政策风险消除和业绩普遍高增为火电估值修复提供了催化剂,优质水电资产价值持续得到市场认可;持续看好大固废产业链的末端垃圾发电以及前端环卫运营;检测正处于从大行业向大公司升级的关键阶段,下游需求正在积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