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资本货物行业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点评:12月行业同比+32%,21年行业景气度延续-210118

《国元证券-资本货物行业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点评:12月行业同比+32%,21年行业景气度延续-21011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元证券-资本货物行业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点评:12月行业同比+32%,21年行业景气度延续-21011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32.4%。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29706套,1-12月累计产量237068套,同比+19.1%。 报告要点:下游制造业投资回升,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景气度持续上行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2.97万套,同比+32.4%,1-12月累计产量23.7万套,同比+19.1%,累计产量再创新高。 我国工业机器人下游主要服务于汽车、3C制造、光伏、家电等行业;1-12月汽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降幅已收窄至12%;3C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2.5%,3C行业支本开支复苏强劲。 随着3c、新能源汽车、光伏、金属加工等行业投资不断加码以及工艺自动化的不断升级,下游行业景气度上行将推动我国机器人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从宏观上看,12月PMI指数为51.9,表明整个制造业仍在持续向好。 分结构上,小6轴机器人销量占比最高、SCARA增速最快2020Q3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共计4.6万台,同比+26.5%,其中6轴(≤20kg)机器人销量占比最高为40.63%,同比+35.84%,6轴(>20kg)、SCARA、Dleta和协作机器人占比分别24.74%/28.36%/3.15%/3.14%,同比-0.63%/52.05%/32.14%/3.14%,SCARA销量增速仍然领先。 短期看,11月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同比+39%,领先指标佐证行业仍处于上行通道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一般领先我国产量2个季度左右,日本订单量从2019Q2起降幅缩窄、2019Q4增速转正,2020Q2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3.4%,2020Q3降幅有所收窄(-1.5%),延续复苏之势。 2020Q3日本机器人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17.4%,出口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7%,增速放缓但仍保持正增长。 从月度高频数据看,2020年11月,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同比+39%,延续疫情前的高速增长态势。 无论从日本月度还是季度高频数据看,都可以表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正处旺盛期,并且该数据具备领先半年的指导意义。 疫情之下,中国制造业韧性将进一步得到验证,制造业加速恢复有望推动工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再创新高。 长期看,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向好,国产替代加速长期来看,工业机器人行业稳中向好,主要原因有:(1)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实际为79台/万人,低于全球人均91台/万人,更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复盘我国及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可见,2018年以前我国机器人销量增速中枢和机器人密度以及人口结构都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相似。 参考日本经验,我们预计未来4年工业机器人仍将保持中速发展,预计2020-2024年本体销量复合增速19.1%。 (2)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国产替代加速,上游PLC、伺服电机领域涌现出一批如汇川技术、信捷电气的优质工控企业,国产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 近些年国内机器人厂商份额也在逐渐提升、替代进程不断加速,有望借助行业东风、进一步扩张市场规模,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弹性将进一步加大。 (3)下游内生需求增长逻辑不变,应用领域加速向新产业渗透。 5G基站建设步伐加快推动5G手机更换周期到来,3C产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度;国家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汽车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随着半导体器件、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投资加大,工业机器人将加速从汽车、消费电子等传统下游向新兴制造业渗透,工业机器人需求将有长期保障。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国内下游需求增长稳定,疫情下国际产业链承接叠加进口替代进行时,国产机器人迎发展新契机,有实现规模快速扩张。 我们继续看好掌握运控核心技术的本体龙头埃斯顿、埃夫特和系统集成龙头拓斯达。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全球疫情控制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进口替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