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信用市场更需特别呵护-210120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信用市场更需特别呵护-210120(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信用市场更需特别呵护-210120(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一季度,债市供给量较低,而信用债到期压力却很大,市场存在再融资缺口。 2021年信用债到期压力大且集中,相比广泛的债市,信用债市场更需呵护。 2021Q1信用债市场面临到期压力测试,或需央行特别呵护。 2021年,信用债总偿还规模约6.86万亿元,到期压力整体较大,一季度集中到期压力尤为突出。 一季度定调往往会影响全年走势,再融资压力大且部分主体流动性风险有所上升,是任其市场化融资导致可能的技术性违约,还是频繁密集通过MLF等操作安抚市场以避免系统性风险,应当更值得上层考虑。 疫情打乱了信用债市场净融资节奏。 2017年~2019年,每季度信用债市场基本维持稳定净融资,信用债发行能够覆盖信用债的到期与偿还,实现信用债市场有序滚动。 2020年初,由于疫情,债券发行与偿还节奏不再均衡。 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叠加疫情期间企业补充流动性的需求有所增长,使得信用债发行规模激增,其中又多为短期债券,因此2020前三季度的发行高峰转变成了2020Q4~2021Q2的偿债压力。 2020Q4,信用事件冲击引致大规模取消发行,净融资额一度转负,缺口达到1986亿元;2021Q1,由于一季度债券发行量一般为全年低谷,债券发行覆盖到期偿还的压力进一步上升。 信用市场发行跟随银行负债端和市场流动性,目前流动性总体充裕、银行负债端压力减缓,有利于一级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 国企信用违约事件冲击后,监管强调维护债市平稳,央行维稳意图明显,积极投放资金呵护市场。 跨年后,央行MLF操作回归中性,实行资金回笼,但市场流动性仍处于一个充裕区间,而且银行负债端压力也已经有明显缓解。 1月15日的MLF小幅缩量续作对市场前期货币持续宽松的预期产生扰动,但我们认为稳货币的取向不会改变。 面对到期压力,保持有原则的乐观与积极。 2021年信用债到期压力大且集中,这个规模放眼过去十年也并不多见,我们认为央行会统筹考虑这个问题。 而近期维持资金面的持续宽松、引导同业存单利率下行,本质也是为了安抚市场。 从货币操作框架来看,目前货币政策表现为MLF放量操作+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的预期引导组合,预计未来MLF操作将更为常态化,短期内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或偏松的概率更大。 虽然现阶段一级市场萎靡不振,但是我们对2021年初仍保持乐观态度,前提是经济复苏的稳定性以及央行保持流动性投放的时点和节奏。 风险因素:监管政策再度收紧,资金市场利率上行,再融资难度加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