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药明康德-603259-业绩超市场预期,持续加强“长尾客户”战略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10121

《华西证券-药明康德-603259-业绩超市场预期,持续加强“长尾客户”战略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1012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药明康德-603259-业绩超市场预期,持续加强“长尾客户”战略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1012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8~29.7亿元,同比增长50%~60%;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34.9~36.1亿元,同比增长45%~50%。 分析判断:业绩超市场预期,持续加强“长尾客户”战略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全年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34.9~36.1亿元,同比增长45%~50%,其中单Q4为10.1~11.3亿元,同比增长79%~101%,业绩超市场预期(市场预期调整后利润为32亿元左右)。 公司主要业绩调整项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即全年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合计为17.9亿元、H股可转股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损失13.5亿元,另外我们判断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亏损在2~3亿元、股权激励费用在6亿元左右。 公司2020年持续加强“长尾客户”战略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即(1)全年活跃客户数量超4200家(新增客户1300家),相对2019年3900家继续保持增长;(2)截至2020年底,公司员工数量达到2.62万人(同比增长20.7%),其中研发员工数量为2.19万人(同比增长22.8%)以及CDMO员工数量为7845人(同比增长30.1%),持续加强业务层面的人才队伍建设。 “大而强”的平台型创新药服务商,中长期存在三大“业绩+股价”增量催化剂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持续拓展业务范围、前瞻性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大而强”的平台型服务商。 展望未来5年、乃至于10年以上,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是平台型企业带来业务的延展性,即未来进行产业链业务扩张的能力是保证长周期维持成长的核心关注点。 公司立足两大核心业务(药物发现+CDMO业务),积极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领域、创新业务DDSU、以及临床CRO领域等,展望中长期,公司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业务、DDSU业务、临床CRO业务等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三大“股价+业绩”驱动力。 中国区实验室业务受益于全球产业链的加速转移:公司中国区实验室持续受益于一体化服务模式下的全球产业链转移。 展望未来,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药物发现供应商之一,受益于模式创新(DDSU业务)、股权投资、WuXiDEL技术平台、WIND平台(一体化服务平台)等带来的增量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产能转移和国内创新药蓬勃发展的红利,实现业务的高速增长。 CDMO受益于商业化项目等后期项目增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CDMO业务新增575个分子(其中540个I期和临床前、32个II期、3个III期),充分体现全球小分子CDMO行业龙头的竞争力。 目前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管线约1200多个活性分子(占全球创新药临床管线的14%,其中III期项目45个、商业化项目28个),相对2019年底的1000个活性分子(其中III期项目40个、商业化项目21个),管线呈现明显增长,尤其是商业化项目和早期项目;展望未来随着常州小分子API产能投产、无锡新药制剂生产基地以及新业务寡聚核苷酸API工厂等陆续投产,且随着早期项目储备大幅增加、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品种的放量,预期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项目未来3年商业化项目落地:细胞与基因治疗的CDMO业务合计管线数量达到38个(14个II/III期项目、24个I期项目),预期2021年将有2~3个产品逐渐进入商业化阶段、后续随着商业化项目落地、业绩将呈现恢复性增长,印证其是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的行业领先者之一、同时印证其商业化能力和商业模式的能力。 DDSU项目最早有望于2022年实现商业化分成:截止到2020年底,公司已累计为国内药企完成118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78个项目的临床试验批件。 预期未来进展最快的项目有望于2022年实现商业化上市,印证DDSU销售收入分成模式的可行性。 临床CRO全球多中心布局的拓展超预期:公司临床CRO业务,2018/2019年收购ResearchPointGlobal以及数据统计公司Pharmapace,Inc.,持续进行全球多中心临床拓展。 港股IPO发行募投项目之一是用于收购CRO和CMO企业,扩大产能供给。 公司未来通过内生和外延并购途径,有望成为全球临床CRO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实现公司“一站式全产业链”的创新药服务商的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大而强”的平台型创新药服务商、具有全球业务竞争力,且以李革为领导核心的管理团队具有业务布局的前瞻性、以及进行业务拓展的能力,我们判断公司是A股少有的具有中长期保持成长性的标的。 考虑汇率波动对汇兑损益的影响以及核心业务保持强劲快速增长,略微调整2020-2022年业绩预测,即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7/42.81/56.67亿元(原预测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8.54/42.53/55.0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5.7%/48.3%/32.4%,对应2021年PE估值分别为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骨干及管理层流失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增长策略及业务扩展有失败的风险、核心客户丢失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美国市场药品降价风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国内外业务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