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比特币vs黄金,避险属性探究-210123

《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比特币vs黄金,避险属性探究-210123(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比特币vs黄金,避险属性探究-210123(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比特币目前并不具备避险属性,价格走势与主流央行政策宽松力度密切相关2020年9月以来,比特币持续领涨全球资本市场;部分市场观点认为,比特币将取代黄金、成为全球新的避险资产之王。 2020年9月至今,比特币价格由11924美元大涨至30818美元,接近160%的涨幅远远高出其他大类资产。 部分市场观点认为,比特币将成为新的避险之王,价格有望涨至10万、甚至30万美元以上。 黄金、美债等能成为优质避险资产,缘于能够对冲风险偏好回落,并具备低波动率、高流动性、大市值等特征。 与风险资产相比,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避险属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对冲风险偏好回落。 例如,美股剧烈调整时,黄金、美债往往迎来价格上涨。 避险资产中,波动率越低、流动性越高、市值越大的资产,越优质。 与黄金等避险资产相比,比特币波动率高、流动性差、市值非常小;回溯历史数据,风险资产剧烈调整阶段,比特币常常同步大跌。 历史数据显示,比特币与黄金走势频频背离,与衡量风险偏好的VIX指数也无稳健相关关系。 2018年以来,美股标普500指数先后经历了3次剧烈调整,跌幅分别达到8.5%、19.1%、33.7%;同期,比特币分别大幅下跌21.6%、37.5%、32.4%,表现远不如黄金等避险资产。 比特币尚不具备避险属性;但是,由于能行使部分一般等价物职能及数量相对稀缺,比特币的价格实际上隐含了成为全球性“保值货币”的预期,在主流央行“大放水”阶段往往大涨。 比特币目前可在部分国家替代官方法币,用于商品购买、金融交易等。 同时,比特币的数量上限被锁定为2100万枚,较黄金更加稀缺。 这一背景下,比特币被认为有望成为全球性“保值货币”,可对冲美元等滥发风险。 中短期来看,伴随全球经济在疫苗支持下修复加快、主流央行政策退出预期抬升,比特币价格波动或将加大。 比特币过去几个月的大涨,与主流央行“大放水”关联密切。 但展望未来,疫苗的大规模推广及库存回补、财政刺激等将推动美欧经济修复加快;经济修复过程中,油价等的上涨可能使通胀预期在2季度前后大幅升温,抬升主流央行政策退出预期。 综合来看,比特币价格的波动或将加大。 长期而言,比特币能否真正成为全球性“保值货币”,与数字货币发展、监管政策变化等密切相关。 比特币目前合法性未被广泛承认,在大部分国家游离于法律和监管的灰色地带。 同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央行积极参与到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中,中国央行更是在2020年率先试点官方数字货币。 对于比特币而言,能否取得合法地位及不被有国家主权背书的数字货币替代,将直接影响长期价格表现。 风险提示:数字货币监管政策出现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