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A股市场策略周报:港股会虹吸A股吗?-210124

《国盛证券-A股市场策略周报:港股会虹吸A股吗?-210124(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A股市场策略周报:港股会虹吸A股吗?-210124(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回顾:2020年6月中期策略全市场唯一一家明确看好创业板并做出3000点判断。 11月月报明确看好至年底2021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且级别将大超预期。 12月底明确强调,2021年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 展望:增量市场下,不能用存量思维看问题――A股跨年行情已“如期”大超预期,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也已在途中。 我们2020年10月底首提跨年行情,且级别将大超预期。 港股年度策略判断,2021年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 至今,A股跨年行情已“如期”大超预期,创业板也提前突破我们在中期策略中提出的3000点目标。 基金更录得15%左右的平均收益。 同时,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也已在途中。 港股市场领涨全球,恒指涨超10%。 ――不必担心港股虹吸A股,当前已是增量市场,不能用存量博弈思维看问题。 近期,南下资金爆发式流入港股,2021新年以来至今15个交易日内,仅港股通渠道已累计净流入超2300亿港元。 在引领港股加速进入“明明白白”牛市的同时,却也引发部分投资者对于国内资金大规模南下,并对A股资金形成虹吸的担忧。 但我们认为南下资金并不会造成A股流动性紧张,核心在于当前已是增量市场,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存量博弈。 南下资金规模突然“膨胀”,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的加速发行:2019年以来,我们便反复强调股市的微观流动性比宏观流动性更重要。 其中,公募基金更已经成为股市流动性的最主要来源。 2020年以来,随着公募基金的快速发行,其配置港股的比例也在逐季提升。 2021新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进一步加速,至今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已达3418.9亿。 在1月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已创下单月发行规模历史新高。 因此,在存量和增量的共同推动下,南下资金引领了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而A股市场也同样受益跨年行情再创新高。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港股上涨、国内资金加速南下就是对A股的虹吸。 在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加速入场之下,A股早已是一个增量市场而并非存量市场。 而在增量资金浇灌下,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才刚刚开始,而A股机构牛、结构牛也将继续。 ――跨年行情圆满演绎,短期市场依然无忧。 1、拜登上台,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迎来修复。 2、此前12月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引发市场担忧。 但我们已反复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收紧。 而是从去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向“宽货币+紧信用”转变。 这带来的更多的不是市场整体的风险,而是市场风格的变化。 3、更重要的,再次强调我们在年度策略《从宏观到微观,依然机构牛》中的观点,在宏观流动性不会大放大收,以机构资金为主导的增量资金持续、稳定流入的情况下,A股市场流动性将长期维持充裕。 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优质资产,在增量资金浇灌下均将持续受益。 投资策略:沿着三条战线积极参与跨年行情――当前货币-信用组合下,看好成长方向的半导体、新能源、军工等板块。 ――景气确定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机械、医药、白酒和电子等。 ――港股迎来“明明白白”的牛市,聚焦港股科技巨头和价值龙头。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超预期;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