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多晶硅价格再攀高位,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210124

《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多晶硅价格再攀高位,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210124(4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多晶硅价格再攀高位,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210124(41页).pdf(4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周复盘
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信一级).上涨9.27%,领先大盘7.23个百分点。整体市场表现方面,上证综指上涨1.13%,沪深300.上涨2.05%,创业板指上涨8.68%。电力设备子板块中,电气设备上涨7.14%,风电上涨8.34%,光伏上涨12.94%。此外,新能源车(中证)上涨8.63%,领先大盘6.59个百分点。
本周SW公用事业(- -级)下跌1.31%,跑输大盘3.36个百分点。公用事业子板块中,SW电力下跌1.31%,SW环保工程及服务下跌1.75% (跑输大盘3.80个百分点) , SW燃气上涨0.04%, SW水务下跌1.39% (跑输大盘3.44个百分点)。
◆投资观点
◆光伏: 20年新增装机48GW,其中Q4光伏抢装29.5GW;短期需持续关注产业链价格传导及各环节的供需(本周硅料价格上涨,电池片、辅件价格承压)和机构抱团及配置型行为;在陆续发布的业绩预告超预期的情况下,我们以农历新年为重要观测点;长期上,我们坚定看好光伏行业。
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48.2GW,其中Q4光伏抢装29.5GW。这也是自2017年53GW的装机高峰后,光伏新增装机再创近三年新高。在价格层面,由于下游硅片厂商锁量以及整体行情相对较好,整体硅料需求旺盛、供给仍略显偏紧,使得多晶硅价格再攀90元/公斤高位;中游由于季节性波动比较强,电池片、辅件价格呈下降趋势,需持续观察该价格因素是向.上游的传导情况。
中长期看,我们坚定看好光伏行业: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宣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累计超过1200GW,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碳中和;我们以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为假设测算,光伏2025年累计装机量达600GW,行业CACR-5为20%,赛道长期具备较强的确定性和投资价值,叠加平价周期和行业比较优势,助推行业估值中枢进一步抬升。
2021年市场来看,把握供需偏紧,格局较优的环节: 1)平价周期下价格和需求形成反馈机制,组件价格如果可降到1.4元/W左右,2021年全球装机应维持在160GW以上,应持续关注产业链价格波动和龙头的定价策略; 2) 2021年硅料供需偏紧、逆变器海外替代和格局变化,这两个细分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3)大尺寸、一体化趋势进一-步确定,可以减弱产能周期带来的利润波动,可持续布局; 4)产能周期和技术迭代周期推动设备放量,年中进一步验证GW级HJT产品质量。
推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福斯特、阳光电源、中环股份、晶澳科技、;
关注:爱旭股份、天合光能、新特能源(H)、特变电工福莱特(H)、信义光能(H)、中信博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帝尔激光。
◆电动车及锂电:拜登支持恢复新能源车激励措施;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一汽大众ID.4预售发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短期需持续关注机构抱团因素影响,长期坚定看好电动车行业。
(1)拜登支持恢复新能源车激励措施,希望创造一个强劲的电动汽车市场。美国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29万辆,渗透率仅2%,远远落后于欧洲主要国家20%左右的渗透率。预计在新政策的激励下,叠加全球新能源车产品力提升,美国新能源车市场将快速增长,有望复制20年欧洲市场的迅猛增长态势。我们预计21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60%80%。
(2)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20年9月份特斯拉电池日上发布了4680电池,日前特斯拉公布了生产4680电池的视频,标志着该电池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根据电池日的介绍,新的4680电池能量密度提高5倍,续航里程提高16%,动力提高6倍,同时由于解决了连续生产问题,特斯拉电池生产线的速度提高了7倍。特斯拉预计产能爬坡后,该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0GWh。
一汽大众ID.4预售发布。本周一汽大众ID.4 CROZZ预售发布,平均续航里程在550km,价格区间为19.99~27.99万元,并推出2年6折、3年5折置换ID.车型的保值政策,消除残值焦虑。
新能源市场产品竞争愈发激烈。进入1月份以来,比亚迪、上汽、广汽大众、特斯拉等均发布/量产重磅车型/技术。2021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将呈现外资品牌(特斯拉)、合资品牌(大众)、自主品牌(上汽、广汽、比亚迪等)、国内新势力(蔚来、小鹏等)多方混战的局面。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11%,在产品力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新能源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扩大,预计2021年新能源销量将达到180万辆。
随着各大车企陆续推出极具竞争力的新车型,电动车渗透率将进一步快速提升,利好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此外,二三线厂商可能会获得一些二供、三供机会。
(3)新能源汽车:我们坚定看好电动车行业,全球碳减排趋势下,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趋势确立,未来5年新能源车销量CAGR逾30%,短中期投资重点关注电池上游,如锂资源、磷酸铁锂、隔膜、电解液的投资机会。
磷酸铁锂:从消费结构及成本、安全性层面,磷酸铁锂占比有望恢复;同时价格底部,需求改善有望带动量价齐升;此外,长期可以关注储能的逻辑。
电解液: 2021年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修复,六氟磷酸锂扩建周期在14-18个月之间,但受过去几年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行业新增产能较少,2021年六氟磷酸锂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有望持续提升。
隔膜:隔膜技术更新与降本迅速,干湿法价差缩小,2021年海外比例和整体涂覆比例上升,同时海外厂家扩产低于预期,海外电池厂加大对国内隔膜龙头的导入,都会带动单平净利提升。
铜箔: 2021年铜箔需求量预计同比+27%,但锂电铜箔扩产周期- -般长达2-3年,使得铜箔整体产能短期释放比较有限,产能供给偏紧。
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关注:天赐材料、星源材质、孚能科技、国轩高科、德方纳米、恩捷股份、当升科技、嘉元科技、三花智控、璞泰来、新宙邦。
(3)电动两轮车: 1)短期电动两轮车行业在疫情缓和后快速增长; 2)中长期to C市场因新国标即将迎来换购潮,并且集中度提升; 3) to B市场受益于共享电单车投放高峰; 4)龙头公司业绩迎来拐点。
电动两轮车标的:推荐新日股份,关注雅迪控股(H)。
◆风电:行业存在预期差,关注装机量的预期波动带来的投资机会,2021年持续关注具有全球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及海上风电装机。
虽然因风资源分布和消纳因素,市场对风电的装机量仍然表示-定怀疑,但风电的装机预期的抬升,股价也会进一步被提振,当前行业存在预期差,既存在博弈空间,装机也有希望超预期。此外,电力运营企业下调收益率目标,提高了装机预期。
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71.7GW,其中12月份装机量达到47GW。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中长期来看,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代表,我们认为其装机量在“十四五”期间仍将较为可观,能源局也表态2021年风、光装机120GW,《风能北京宣言》提出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GW,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呼吁,需要综合风资源消纳情况来看,但据我们测算,未来五年,风电的年均新增装机应不低于30GW,整体每年维持3040GW之间的可能性较大。海外方面,国际风电也进入高速发展期,叠加国内海风在地方补贴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2021年持续关注具有全球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及海上风电装机。
推荐: 8月股份;关注:东方电缆、天顺风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A+H)。
氢能及燃料电池: 10省1市将氢能纳入“十四五”规划,氢能产业规划逐步进入国家顶层设计阶段;燃料电池降本进程超出预期,业内公司布局、整合加速,下一阶段重点关注大型央企在加氢站推进的进度情况。
2021年全国30省(西藏还未审议)已公开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共有上海、广东、内蒙古等11省、直辖市对于氢能产业做出明确的定位与计划,标志着氢能产业规划已经逐步进入国家顶层设计阶段。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碳减排另一重要抓手,虽然行业刚处于起步期,技术、规模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变化: (1)政策端,城市群申报完毕,未来补贴政策将更精准的实施; (2)燃料电池降本进程的快速推进,国鸿氢璞等都发布了自己低价电堆产品,约2000元/kW; (3)中央企业、地方配套、龙头公司的融资以及布局也正在加速推进。我们以2025年累计达10万辆进行计算,行业也将高速增长。
推荐:亿华通-U;关注:腾龙股份、美锦能源、雪人股份、雄韬股份。
◆电力设备及工控:在工业自动化进口替代与国内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持续关注国内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机会。在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持续关注能源互联网、V2G等投资机会。
(1)智能制造: 20年12月,中国PMI为51.9%,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国制造业继续稳步恢复。且20年由于受海外疫情的影响,工控行业的国产替代加速,给了国内工控龙头快速增长的空间。国内工控企业也在逐步的由供应零部件走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能源互联网与V2G:在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步提升的过程中,对电网灵活性提升、整体能源的安全和智慧化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整体的电力系统进一步改革发展;且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兴起,带来了充电桩、城市V2G智能网联方面的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汇川技术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等;
充电桩建议关注:特锐德、盛弘股份、中恒电气。
《环卫:估值处于底部,2021年Q1&H1业绩短期承压,但行业及龙头公司业绩及增长依然可观;龙头公司配置可保障绝对收益,超额收益需要把握市场风格变化。
环卫运营:供需两侧同时进化,变革带来增长。“城市服务”兴起,环卫行业天花板进一步打开,预计2020年招投标年化金额有望超过600亿元;在市场的高度变革之下,供需两侧亦在同步进化,不论是需求侧的“城市服务”新业务,还是供给侧的智慧环卫平台/新能源设备智慧化崛起,都给未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不确定性。短期虽然外来者增多带来了市场集中度的短暂下降,但是我们认为未来两年直接竞争的影响不大,龙头拿单进度未见显著影响;此外,外来进入者的切入也加快了环卫企业变革步伐,推动城市服务商的形成。虽然2021Q1&H1在不享受优惠政策背景下业绩增速同比将有一定压力,但是根据我们测算,去掉2020年优惠政策的因素后,2021年环卫企业仍可取得较好的业绩增速。我们看好城市治理改革进程中主动变革,向着城市综合服务商进化的环卫、物管企业。
环卫装备:政策推动电动化发展,龙头公司业绩及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在全球新能源化、城市智慧化的大背景下,叠加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和地方层面的政策落实,辅以适度的补贴和长期经济性的优势,我们看好纯电动环卫车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前景:市场空间方面,我们测算2021年纯电动环卫车销量有望破万辆,2025年有望破5万辆,占新增环卫车比重超30%,“十四五”年均CAGR有望达68%;2021年需重点关注存量项目到期后重新招标所带来的新增及更新环卫车需求。驱动因素方面,短期政策主导(通过市场化环卫运营项目招标变相补贴),品牌和环卫运营项目拿单能力是核心竞争力;长期经济性主导,在降本降价趋势下一-体化制造企业更具成本及盈利优势。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业绩增速相对可观,但估值程度需持续考量增量国补政策推进情况和以及存量补贴补足预期的变化。
投产高峰期带来业绩确定性,估值层面具备一定吸引力。2019-2020年是各垃圾焚烧公司的资本开支大年,2020年前三季度的资本性开支已普遍超过2018年全年;而从各龙头公司的产能计划来看,瀚蓝环境、上海环境、绿色动力、中国天楹在2020年均有超过7000吨/日项目落地,投产高峰期后也将给各公司带来较强的业绩增长确定性:从业绩上看,由于产能的密集落地,主流垃圾焚烧企业进入业绩兑现期,预计2020-2022年仍能够维持20-259%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综合来看,2021年预测PE在15倍左右,仍具备吸引力。市场对国补退坡后项目收益率大幅下降有. -定担忧,但我们认为即便国补退坡,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刚性需求,地方政府也会增加垃圾处理服务费保持合理收益的预期。
国补退坡提供预期波动机会,需持续关注国补政策及地方政府提价进度。2020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对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有关问题进行明晰。按照政策规定,补贴政策整体导向为:对增量项目“以收定支,做到新增不拖欠”,对存量项目“实行清单管理,进入清单项目即确权”。对于存量项目,我们需要把握两个政策预期: 1)发债解决补贴拖欠或者改善现金流是否已经开始; 2)地方政府是否开始调价。如果这两件事开始加速执行,市场预期则将转好。而对于增量项目,我们需持续关注两个政策进度: 1) 2021年垃圾焚烧发电增量项目补贴总额; 2)地方政府的招标模式改变,即如何竞争性配置,和不同地区对收益率的设定。上述两方面政策目前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具体政策出台后与投资者原有判断的变化都会影响收益预期,因此需要持续关注政策的出台进度并及时更新对龙头公司估值的影响。
推荐:盈峰环境、龙马环卫、北控城市资源(H);
关注:瀚蓝环境、伟明环保、三峰环境、旺能环境、城发环境。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和订单签订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