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类比异质结,继续关注SiC等“制造科技化”投资机会-210125

《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类比异质结,继续关注SiC等“制造科技化”投资机会-210125(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类比异质结,继续关注SiC等“制造科技化”投资机会-210125(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市场表现:本周机械行业指数上涨2.4%,同期沪深300上涨2.0%,机械行业同比跑赢大盘,在28个行业中排名第11。 本周我们覆盖的机械子行业,其中光伏设备、锂电设备、工业自动化、检测设备、工业制冷涨幅较高,分别上涨14.79%、9.99%、9.35%、8.39%、7.24%。 我们重点覆盖的公司中,本周华宏科技、上机数控、晶盛机电、捷昌驱动、科恒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5.87%、24.60%、24.31%、23.82%、21.50%■核心观点:2020年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制造科技化”带来的投资机会,即经过多年培育,我国在某些高科技制造业赛道,或领先于全球、或与国际领先的距离快速缩小,其中担纲的龙头公司涨幅巨大。 典型的如异质结光伏电池片、新能源车热泵空调等赛道。 我们认为,SiC作为“制造科技化”逻辑线的投资赛道,与异质结等赛道有极多共性特征:1)均是作为对当前技术替代的下一代技术出现。 如异质结替代PERC技术,SiC替代硅基功率半导体;2)普及瓶颈均是成本问题,且在逐步缓解。 如异质结在去年初设备投资是PERC的4~5倍,目前已降到2倍左右。 成本较高的银、氧化铟的用量也在减少。 SiC芯片以前是硅基功率半导体的几十倍,到去年底已降到2~6倍(3倍是性价比拐点);3)均有标杆性客户使用。 如异质结电池片生产线有山煤、通威等使用,SiC芯片已经被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汉EV、蔚来ET7等搭载。 我们认为,“制造科技化”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这类投资机会也会不断涌现,应引起足够重视。 ■投资主线:主线一:光伏、新能源车普及,SiC设备率先受益。 根据Omida预计,2020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场达431亿元,至2024年突破500亿美元,当前功率器件仍以Si基为主,但SiC基器件低能量损耗、耐高压、耐高温等优良特性更适合功率器件使用,渐有取代Si基器件之势。 SiC器件终端市场主要为新能源车以及光伏,尤其在新能源车的新能源车OBC、DC/DC、逆变器、充电桩,及光伏逆变器都需要大量使用功率器件。 目前已有部分车厂在OBC运用SiC器件,特斯拉也已在逆变器中采用全SiC模块。 由于SiC的优良特性,其在高端汽车电子部件中相比Si基已有优势,预计2022~2023年将在更多车中搭载;光伏领域目前SiC器件占比仅10%,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就目前市场而言,SiC器件普及的最大瓶颈是其高昂的成本,各类器件为普通Si基器件的2.4~8倍,但相比前几年已大幅下降,年降幅高达36~46%。 随着产能扩张摊薄固定成本、技术进步提高良率、拉速及有效长度,预计其成本将继续快速下降,其性价比拐点有望在2021~2023年到来。 重点推荐晶盛机电、华峰测控。 主线二:下游确定性资本开支扩张,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站上风口浪尖。 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进入扩张期,受疫情中断的资本支出将在未来2-5年内释放,据ICinsights预测2020年半导体资本支出为1080亿美元,2021年达到1156亿美元。 半导体资本开支主要来源于晶圆厂及封测厂,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以台积电为例,依然处于迅速扩张阶段,根据2021年1月14日台积电召开的法说会,公司2020年资本开支为172.4亿美元,预计2021年资本开支为250~280亿美元,其中,80%的资本开支将用于先进制程(7nm、5nm及3nm);国内近年来则受到晶圆厂加速建设、封测厂积极扩大产能影响,资本开支处于高位。 我们认为,美国对华为禁令宣布后,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国外管制日益严峻的格局下,目前中国已逐渐将半导体战略重心从以往追求在先进制程上的领先转移至成熟制程上的自主可控,势必会带来对国产设备的可靠性、先进性有一定要求,在国家政策整体利好催化下,不断倒逼国内设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早日实现在关键领域上国产设备对国外设备的进口替代,同时由依赖美国先进设备转向中高端设备自主可控,高端设备海外引进(欧洲设备、日本材料、韩国存储器)的“去A化”路线,极大得推动了国产设备未来在国内的渗透率,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站上风口浪尖。 重点推荐: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华峰测控(测试设备)、精测电子(检测设备),建议关注:至纯科技(清洗设备)、万业企业(离子注入)、盛美股份(清洗设备)、华卓精科(光刻机双工件台)、华海清科(CMP)。 主线三:全球油价稳步提升,页岩气开采力度持续加大。 截止2021年1月15日,布伦特油价收于55.10美元/桶,WTI油价收于52.36美元/桶。 根据OPEC周四月报显示,维持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590万桶/日,预计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为9591.0万桶/日。 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目前全球原油需求持续上升,我们预期油价趋势有望稳步上行。 由于国内天然气中管道天然气占绝对主导,短周期内门站价受油价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油价下跌背景下,我国管道天然气价格仍保持高位,2020年11月我国管道天然气价格为2.63元/立方米。 同时,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背景下,我国对于非常规油气开采力度持续加大,中石油也规划未来五年利用岩气资源使天然气产量增加两倍,达到220亿立方米以上,页岩气开采设备公司有望集中受益。 重点推荐杰瑞股份、中密控股。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