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春节不回家不影响全年宏观节奏-210126.pdf
大小:78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春节不回家不影响全年宏观节奏-210126

浙商证券-春节不回家不影响全年宏观节奏-210126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春节不回家不影响全年宏观节奏-210126(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春节不回家不影响全年宏观节奏-210126(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今年提倡“就地过年”对于春节期间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不影响我们对于全年宏观节奏――“从再通胀到信用收缩”的判断。

一方面,短期内供需错配可能导致价格小幅波动,但较难改变全年通胀节奏,我们维持CPI和PPI先上后下的判断;另一方面,“就地过年”对央行核心关注的几项最终目标影响不大,较难扰动货币政策节奏,紧信用在一季度末即会逐渐清晰。

经济增长存在内部对冲,生产法角度二产强、三产弱;支出法角度投资强、消费弱。

不影响再通胀“春节不返乡”对价格影响几何?我们认为,由于“就地过年”倡议提出较早,企业和居民对生产和生活的预期比较充分,短期内供需错配可能导致价格小幅波动,但较难改变全年通胀节奏。

CPI方面,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将形成对冲,短期的囤货行为和物流成本上升将支撑食品价格,但线下服务消费修复受阻将拖累非食品价格。

PPI方面,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将形成对冲,短期内企业开工率较高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终端需求偏弱拖累下游生活资料价格。

不影响信用收缩“就地过年”对我们全年第二条宏观主线“信用收缩”也影响较小。

我们此前提出,从央行多次预期引导释放信号来看,央行后续大概率从金融稳定视角出发边际收紧货币政策,一季度是紧信用的重要拐点。

通过梳理,我们认为“就地过年”对央行核心关注的几项最终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均影响不大,较难扰动货币政策紧信用节奏。

对于一季度紧信用的时间点,目前社融增速已经进入确定性下行通道,对于信贷,1月供、需两旺,且工作日较2020年1月多,信贷量主要取决于监管环境,但监管力度不一定很强,总体看1月信贷同比多增的概率仍然较大。

2月是春节月份一般是信贷小月,“就地过年”存在平滑月度信贷量的可能性,但考虑到今年春节影响全部落在2月,信贷超预期大增的概率并不大,结构上看,“就地过年”可能冲击居民短期贷款、但利好企业贷款投放。

3月若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节后复工复产状况良好,就业和经济均未出现超预期的大幅下行,央行将通过MPA考核加窗口指导的方式强化紧信用,叠加房地产信贷调控,预计信贷总量和结构均会出现相应变化,紧信用在一季度末即会逐渐清晰。

经济增长存在内部对冲生产法二产强三产弱。

春节返乡效应主要体现在春节前2周至春节后2周,影响力度呈“倒U型”,与春运返乡和节后复工的节奏较为一致。

春节不返乡对第二产业的正面影响较强。

据我们估算,春节不返乡情形下的工业生产活跃程度,较春节返乡情形约提高16.5%。

农民工离岗返乡和节后复工的时间会较往年大幅缩短,工作日延长利好建筑业,但对第三产业一季度的增速或有一定拖累作用,部分传统春节消费场景的灭失或使生活性服务业的负面影响大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利好影响。

支出法投资强消费弱。

由于防控机制成熟和就业情况良好,“就地过年”对消费总量的冲击较弱,但流动人口不能如期返乡导致的供需错配确实会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结构上,出行产业链与线下服务消费修复将遇到一定阻力;商品零售方面,分化修复特征加强,受制于“社交距离”且春节消费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受冲击概率大,如餐饮、纺服鞋帽、金银珠宝、烟酒等行业。

从工作日增加的角度,“就地过年”对投资有正面影响,制造业、基建和地产都将边际受益。

风险提示:疫苗落地不及预期;中美摩擦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