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国海洋石油-0883.HK-重大事项点评:减持压制基本解除,市值有望迅速修复-210127

《中信证券-中国海洋石油-0883.HK-重大事项点评:减持压制基本解除,市值有望迅速修复-21012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国海洋石油-0883.HK-重大事项点评:减持压制基本解除,市值有望迅速修复-21012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市场稀缺的低成本纯油气标的,原油产量占比超80%,完全成本仅约36美元/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净利润增加22-23亿元,按10倍PE估值较当前市值提升7.8%~8.1%,兼具高安全边际与高业绩弹性。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美国制裁带来的减持压力已基本出清,股价压制因素解除后市值有望迅速修复至4200亿人民币左右。 中长期来看,海外流动性宽松和需求复苏有望持续推升油价,我们预测年内Brent油价有望上涨至60美元/桶,按9倍PE给予公司一年内目标市值5130亿人民币,此外公司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8%~10%。 由于2020Q4以来油价进度超预期,上调2020-2022年业绩预期至318/484/647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71/1.08/1.45元,当前股价对应9.5/5.9/4.4倍PE,给予60美元/桶油价假设下9倍PE,上调目标价至13.8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是市场稀缺的低成本纯油气标的,兼具高安全边际与高业绩弹性。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商之一,资产遍布全球各大洲,国内以渤海、东海和南海为核心作业区域。 2019年净证实储量首次突破50亿桶油当量,年产量5.06亿桶油当量,其中原油占比超81%。 公司成本优势显著,2020H1完全成本仅36美元/桶,低于Exxon、BP、Shell等知名国际油公司及美国各页岩油主产区。 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七年行动计划”下,预计公司未来5年产量CAGR将达5%~7%。 我们测算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海油净利润增加22~23亿元,若按10倍PE估值则较当前市值提升7.8%~8.1%。 制裁带来的美资减持压制股价,当前减持压力已基本解除。 中海油集团于2020年12月3日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与军事活动相关的中国企业名单”,按照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2020年11月12日签署的13959号行政令,美国投资者于2月1日、12月2日之后将不可买入、交易中海油(00883.HK/CEO.US)的证券及相关产品(包括持有该证券的基金),1月21、22日MSCI、富时罗素先后宣布将于26日收盘后剔除中海油。 我们根据Bloomberg数据测算,截止25日收盘,资持有公司约22亿股,其中被动基金占比应在三分之二以上(14亿股以上),26日中海油单日成交21.5亿股,为制裁以来平均日交易量的5.7倍,尾盘集合竞价成交13.78亿股。 我们认为制裁导致的减持压力已基本解除,公司市值有望迎来迅速修复。 短期看50%市值修复空间,中长期油价回升有望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 我们测算50、55、60美元油价下中海油年化净利润分别为340、443、570亿人民币,当前股价对应8.3、6.4、5.0倍PE,0.6倍PB。 海外可比公司目前为11-30倍PE,1.0-2.2倍PB,中海油显著被低估。 2020年11月以来Brent油价从37美元/桶上涨至56美元/桶,近3月可比公司股价上涨40%~127%,中海油股价下跌1%。 当前油价下我们测算中海油油气资产NPV约4200亿人民币,此次减持压制解除后,短期市值有望迅速修复近50%。 中长期来看,海外流动性宽松和需求复苏有望持续推升油价,若Brent油价回升至60美元/桶,按9倍PE计算公司市值有望达到5100亿人民币以上,对比当前80%以上空间。 风险因素: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海外项目不可抗力;增产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市场稀缺的低成本纯油气标的,原油产量占比超80%,完全成本仅约36美元/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净利润增加22-23亿元,按10倍PE估值较当前市值提升7.8%~8.1%,兼具高安全边际与高业绩弹性。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美国制裁带来的减持压力已基本出清,股价压制因素解除后市值有望迅速修复至4200亿人民币左右。 中长期来看,海外流动性宽松和需求复苏有望持续推升油价,我们预测年内Brent油价有望上涨至60美元/桶,按9倍PE给予公司一年内目标市值5130亿人民币,此外公司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8%~10%。 由于2020Q4以来油价进度超预期,上调2020-2022年业绩预期至318/484/647亿元(原预测为210/359/517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71/1.08/1.45元(原预测为0.47/0.80/1.16元),当前股价对应9.5/5.9/4.4倍PE,给予60美元/桶油价下9倍PE,上调目标价至13.8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