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收入确认拖累扣非利润,基本面依旧稳健-210129

《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收入确认拖累扣非利润,基本面依旧稳健-2101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恒生电子-600570-收入确认拖累扣非利润,基本面依旧稳健-2101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2021年1月21日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2.37亿元,同比减少约12.6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6.62亿元,同比减少约25.66%。 判断扣非净利润略低于市场预期,但考虑到非经常性收益偏高,表观利润整体符合预期。 分析判断:疫情/会计准则拖累业绩,表观利润不宜过度悲观从扣非净利润来看,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6.62亿元,同比减少约25.66%,略低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核心因素仍是会计准则变化,即收入确认方式由“完工百分法”向“终验法”转变。 此外年末的区域性疫情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延了公司的收入确认进程。 从订单周期的角度来看,公司的订单创建高峰期为Q2、Q4两季,前者是金融机构采购立项完成的时期、后者是年末预算出清的时期。 2020年来看,Q2为订单创建与施工抢进度的高峰期(创业板注册制要求6月底前基本完成技术改造),原计划主体收入都将在Q4集中确认,但判断疫情二次升级影响了部分下游金融机构的验收进程,导致“终验法”规则下部分项目收入无法达到确认标准。 同样基于“终验法”规则,Q4新订单带来增量收入也无法计入2020年口径,对应2019Q4高基数产生了业绩贡献缺口。 尽管收入确认问题导致扣非净利润不及预期,我们认为不宜过分悲观,有四点值得注意:1)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判断全年收入依旧正增长,增速相对平缓;2)业绩预期的调整来自疫情和会计准则变化,均为一次性影响,公司基本面并无实质变化;3)核心问题在于收入确认而非需求萎缩或产能不足,即:推延的部分收入大概率将在2021Q1兑现;4)非经营性收益达到约5.75亿元,主要来自处置收益转回,极大对冲收入/扣非净利润表现,表观利润(超过12亿元)依旧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坚定看好2021年政改红利与新品迭代(O45等)逻辑共振回归基本面,我们认为2020年已经是制度改革大年,创业板改革超预期落地,而展望2021年,后续的新三板精选层、公募投顾、主板&中小板合并、乃至单次/蓝筹“T+0”有望形成政策接力,推动资本市场IT赛道加速爆发。 公司对于各类政改均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极大受益改革红利,后续业绩有望超预期。 在众多改革中,“T+0”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我们认为“T+0”交易制度,若能得以单次/蓝筹试点的形式实施,将再次带来大量的系统升级、调试等IT改造需求,对金融IT服务商构成重大利好,公司凭借高市占率极大受益。 不仅如此,“T+0”还有望增加市场流动性,下游券商收入端也将受提振,景气度向上游传导可期。 不仅如此,创新产品与云化有望在中长周期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随着2020年9月O45正式发布,O系列迭代开始进入全面实践期,目前开始在公募、私募以及其他资管机构逐步落地,2021年整体业务需求将显著走强。 此外,泛资管类金融云SaaS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从公司产品迭代路径来看,云化(SaaS化)是目前的产品创新重点。 近年来云平台运营模式渐成新增长引擎,云毅等SaaS子公司有望复制北美巨头SEI发展模式,打开泛资管IT行业巨大市场,驱动公司逐步由金融IT龙头向金融云SaaS龙头演进。 投资建议:据业绩预告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营收分别增长9.6%/31.1%/25.6%(此前为29.4%/30.0%/33.4%),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2.7%/40.3%/33.1%(此前为1.7%/36.9%/39.8%),预计三年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17.3/23.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8/1.66/2.21元。 坚定看好公司基本面,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金融创新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