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精工钢构-600496-深度报告:发力EPC叠加自研BIM+赋能,钢结构龙头打开成长空间-210129

《浙商证券-精工钢构-600496-深度报告:发力EPC叠加自研BIM+赋能,钢结构龙头打开成长空间-210129(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精工钢构-600496-深度报告:发力EPC叠加自研BIM+赋能,钢结构龙头打开成长空间-210129(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本报告分别从研发实力、经营模式两个方面分析精工钢构核心竞争力和业绩成长驱动因素。 短期看,资金、资质双增背景下,EPC业务和“专利授权”业务拓展提速有望带动公司业绩高增;中长期看,建筑信息化业务有望贡献新利润增长点并带来公司整体估值提升。 投资要点钢结构行业龙头,自主研发打造工程业务核心竞争力精工钢构为国内钢结构行业龙头,20年来相继承建国家体育场“鸟巢”、亚投行总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大批世界级钢结构建筑。 技术端:自主研发的钢结构“八大技术体系”和绿筑GBS集成建筑体系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极大地增强钢结构工程订单承揽能力;营收端,2016-2019年,公司营收由60.7亿元增至102.4亿元,CAGR+19.0%;利润端,2016-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1.1亿元增至4.0亿元,CAGR高达+54.4%;新签订单方面,公司2016-2020年新签订单合同金额从70.0亿元扩张至183.7亿元,CAGR+27.3%。 “直营EPC”+“专利授权”双轮驱动主业发展公司主业由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向“直营EPC总承包”+轻资产运营的“专利授权”业务转型。 2018年以来,直营EPC业务发展迅速,新签合同金额由2018年13.3亿元快增至2020年45.0亿元,总订单金额占比由10.9%增至24.5%。 2017年至今,专利授权业务共完成8笔,资源使用费合同金额合计4.1亿元。 转型EPC带来财务端持续向好:毛利率由2017年11.5%增至2019年15.2%,增加3.7pct;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17年93.7天降至2019年61.5天,降幅高达40.5%。 定增落地+总承包特级加持,EPC业务有望加速2020年8月,公司10亿元定增款到位,其中7亿元用于投入在建EPC项目,在保障项目按时完工、加速回款进度的同时,积累总包项目执行经验,提升公司EPC总承包综合竞争力;2020年6月,公司通过竞拍获得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建筑行业设计甲级资质,基本扫清投标“资质障碍”,EPC业务承揽有望提速。 自主研发IoT&BIM产品,有望切入千亿建筑IT市场2020年10月,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比姆泰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收购整合建筑信息化板块两家企业―浙江精筑和量树科技。 公司在公告中披露整合目的旨在做大做强建筑信息化板块,逐渐从成本中心转为盈利中心,逐步实现对外销售建筑信息化服务软件。 我们认为,比姆泰客旗下建筑IT业务可对标建筑信息化服务龙头广联达旗下施工软件业务,并有望凭借业务高成长性和高毛利率获得高估值,精工钢构“戴维斯双击”可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在充分考虑到“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提升速度、公司EPC总承包和“专利授权许可”两项业务发展速度基础上,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24亿元、8.05亿元和10.26亿元,对应现股价PE分别为16.1倍、12.5倍和9.8倍。 估值方面:一方面,从PEG估值角度看,公司2019-2022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6.87%,按PEG=1考虑,对应2021年PE在36.9倍左右;另一方面,选取装配式钢结构行业可比公司计算2020/2021年PE均值分别25.0倍、20.0倍。 公司作为钢结构装配式行业龙头,当前市值对应2020/2021年PE仅16.1倍、12.5,估值偏低。 分别考虑到PEG估值、行业可比公司相对估值情况,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及预期;钢材价格上涨幅度及持续时间超预期;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