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固定收益周报:财政的窘境-210131

《中泰证券-固定收益周报:财政的窘境-210131(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固定收益周报:财政的窘境-210131(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专题思考:财政的窘境8.6%:2020年广义赤字率创新高。 2020年公共预算实际超支6.3万亿元,对应的赤字率应该在6.2%,如果将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加总作为广义财政,全年合计超支8.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6%。 从收入端看,公共财政收入下滑符合预期,国有土地出让权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比值上升至84%,土地财政依赖严重。 负债率大幅上升背后:积极财政托底有余,刺激不足。 不同于以往面对危机时的强刺激,2020年赤字增加主要是为了保民生、保主体、保基层运转等。 支出结构体现出“压一般、保重点”特点。 各级政府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被明显压降,基建相关支出增长缓慢。 同时重点领域如卫生健康、社保就业、住房保障支出等得到有力保障。 此外,政府债务付息支出接近1万亿元。 盘活存量捉襟见肘,弥补收支缺口依赖跨账簿资金调入。 除发债外,平衡预算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是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收入,二是加大各类结转结存资金使用力度,经多年“挖潜”之后,这两类途径受限。 三是增加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的规模。 2020年政府性基金超收2.3万亿元,大部分预计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积极财政面临窘境。 1)分税制背景下,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吃饭财政”成为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地方财政压力不断上升。 2)专项债对于基建的拉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因为按照自身收益与融资能够自求平衡的要求,符合条件的项目不足,制约了资金使用效率。 3)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接近100%,如果考虑隐性债务,不少财力紧张的地方政府可能连支付利息都有困难。 近期地方再融资债累计发行接近5000亿元,但真正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规模可能有限,大部分仍属于政府债券借新还旧,化解隐性债务难以依赖中央兜底。 2021年财政展望:广义财政力度减弱。 经济复苏驱动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速回升,但受政策温和退出和土地出让放缓影响,广义财政支出增速预计回落至6%,积极财政对于经济增长的托底作用可能边际减弱。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信用边际收紧背景下,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下降意味着政府支持力度可能减弱,城投平台预计进一步分化。 利率债市场回顾:央行连续净回笼流动性,资金面大幅收紧,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上行;同业存单净融资额和发行利率均上升;利率债一级市场招标情绪转弱,发行量下降;利率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后小幅回落,曲线熊平。 信用债市场回顾:一级市场净融资额小幅回升,受资金面影响取消或推迟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不同品种级评级信用债发行利率表现分化;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度整体降低,不同期限及不同等级中短票据收益率上行;本周有五家信用债发行人主体评级调整。 风险提示:财政收支不及预期,政策调整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