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2020年财政数据点评:收入稳步达标,支出仍待发力-210129

《招商银行-2020年财政数据点评:收入稳步达标,支出仍待发力-2101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2020年财政数据点评:收入稳步达标,支出仍待发力-2101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月28日,财政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财政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累计同比下降3.9%(前值-5.3%,预算-5.3%);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3%(前值-3.7%);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1.7%(前值-13.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长15.9%(前值1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长2.8%(前值0.7%,预算3.8%)。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一、公共财政收入:降幅收窄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9%,降幅自5月以来连续收窄,且高于年初制定的-5.3%的预算增速,显示经济稳步修复情况好于年初预期。 2020年公共财政收入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经济基本面回暖带动主要税种增速逐步回升。 2020年,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3%,延续了自5月以来的修复态势。 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同比下降8.9%,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2.4%,降幅亦呈现收窄态势,主要是受到企业利润改善的推动。 个人所得税增长11.4%,增速连续7个月反弹,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有所修复、股权转让等财产性收入增加。 二是盘活国有资源对地方非税收入形成支撑,中央非税收入、涉企收费有所下降。 2020年,全国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1.7%,全年增速波动向下。 在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的高基数作用下,中央非税收入下降幅度高达62.3%。 地方非税收入增长5.6%,其中地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7.8%,拉高地方非税收入增幅5.4pct。 此外,涉企收费继续下降: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同比下降1.4%,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同比下降0.3%。 二、公共财政支出:进度偏缓202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8%,增速自7月以来持续回升,但低于年初制定的3.8%的预算增速,或与地方优质项目储备不足有关。 2020年公共财政支出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财政支出进度总体偏缓,未完成年初制定目标。 2020年年初制定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为24.8亿元,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实际分别完成年初预算的47%、71%、99%,均低于序时进度。 此外,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仍在加大,全年下达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量和增幅均为近年来最高。 二是财政政策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等,实现对重点领域支出的保障。 全国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达50%以上。 财政的债务付息压力持续增大,支出增速为16.4%,明显高于其他支出领域。 同时,财政资金也重点向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教育等方面倾斜,相关支出增速分别为15.2%、10.9%、4.4%、4.4%。 三、土地出让收入:以稳为主在“房住不炒”政策基调延续的背景下,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明显回升,显示其对地方政府具有重要性。 2020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增速为15.9%,显著超越2019年的11.4%,增速于5月转正后逐步回升。 随着地方政府进入偿债高峰期、以及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公共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前瞻地看,预计2021年土地收入仍将以稳为主。 四、结论:财政政策有望回归“常态”总体来看,为应对疫情冲击,今年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重点领域支出、提高赤字率水平、发行特别国债、提高专项债限额等,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亦有所加大。 展望2021年,随着经济活动继续修复,财政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 从中长期视角看,考虑到政府整体杠杆率较高,进一步降低债务利息负担将成为趋势,除了继续用地方债替代隐性债务外,预计今年的财政赤字可能仍会高于3.0%的“常规”水平。 特别国债将不会继续发行,继续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可能性不大。 财政收入增速预计将明显回升;中等口径财政支出增速(包含一般公共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有望保持在2020年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财政的“超收歉支”为今年初的财政投放奠定了基础,这可能是今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未按惯例提前下达的原因之一。 我们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大概率低于去年3.75万亿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