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12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收入降幅收窄,付息压力有增无减-210129

《中诚信国际-12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收入降幅收窄,付息压力有增无减-21012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12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收入降幅收窄,付息压力有增无减-21012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降幅逐季收窄,非税收入大幅下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降幅逐季改善,月度收入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且在减税降费持续推进的情况下,财政减收压力较大,但是在逆周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恢复的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逐季回升,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共计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0%,与《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的同比下降5.30%相比增速回升了1.5个百分点。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共计82771亿元,同比下降7.30%,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共计100124亿元,同比下降0.90%,央地收入同比增速差距较2019年的-1.30个百分点走阔至6.40个百分点。 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总计1340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大幅回升17.44%、22.36%,且同比增速较11月由负转正;其中,中央财政收入4598亿元,地方本级财政收入88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18%、7.08%。 税收收入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全年非税收入降幅明显扩大。 2020年,税收收入为154310亿元,同比下降2.30%,累计同比降幅已连续10个月收窄;减税降费背景下,叠加疫情冲击,两大主要税种均同比下降,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同比下降8.90%;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2.40%,同比增速分别较2019年回落10.20和8.00个百分点,年内累计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而非税收入由于2019年各地政府主动“挖潜”形成较高基数,2020年非税收入同比增速持续为负,全年非税收入共计28585亿元,同比下降11.70%,增速较2019年回落31.90个百分点。 12月,税收收入10083亿元,同比上升21.58%,环比回升9.39个百分点。 伴随经济企稳好转,多个类别的税收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其中,国内消费税、契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增长79.76%、29.58%、26.23%、24.29%,高于月度税收整体同比增速。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回落,债务付息支出增速居各项首位月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季节性回升,全年央地支出增速差距走阔。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为245588亿元,同比增长2.80%,增速较2019年的8.10%收窄,且低于2020年预算报告公布的3.80%;其中,中央本级支出共计35096亿元,同比下降0.10%,地方本级支出共计210492亿元,同比增长3.30%,央地支出同比增速差距较2019年走阔0.90个百分点至3.40个百分点。 此外,财政收支差额为62693亿元,创历史新高。 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出现季节性回升,规模为3774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回升16.45%、105.04%。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5339亿元,地方本级支出32403亿元,同比分别回升14.30%、16.80%,央地支出增速差距较11月明显收窄。 全年债务付息、民生领域支出同比增速较高,各项支出均季节性回升。 2020年,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16.40%,增速为各主要支出项目中最高,或与近年来地方债大幅扩容、利息支出较多有关。 同时,全年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一方面,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15.20%;另一方面,为了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10.90%。 12月,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季节性回升的情况下,各主要项目支出平均环比增长132.36%,其中,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支出环比涨幅较大,分别为203.85%、161.96%。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低于2019年,但支出增速明显增加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回升,土地出让收入加强对基金收入支撑。 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93489亿元,同比增长10.60%,较2019年同比增速下滑1.40个百分点,有所回落,但伴随经济逐步恢复,全年增速高于2020年预算报告的-3.60%。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89927亿元,同比增长11.70%,增速持续加快,其中,由于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比重约90%,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速明显上升,较2019年明显增加4.50个百分点达到15.90%其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支撑明显加强。 从12月土地市场情况看,土地市场交易面积、成交总价环比分别回升91.98%、62.13%,或与当月房地产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有关,但在政策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下,交易面积、成交总价仍较去年同期回落13.27%、6.45%。 土地成交总价同比增速与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增速背离,或与土地交易数据采用wind百城数据统计以及2019年基数较高有关。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明显高于2019年,央地支出增速差距扩大。 2020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5284亿元,同比增长28.80%,较2019年同比增速回升15.40个百分点,但仍不及2020年预算报告中的同比增长38.00%的预期。 其中,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为2715亿元,同比下降12.80%,远低于2019年0.80%的增速;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规模为115284亿元,同比增长30.20%,增速较2019年回升16.3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76503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低于2019年。 此外,央地支出累计同比增速差距较2019年13.10个百分点大幅走阔至43.00个百分点。 地方债发行大幅扩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仍可控发行规模:2020年,共计发行地方政府债1848只,规模合计64438.13亿元,同比增长47.71%,其中,新增专项债36018.70亿元,完成新增专项债额度的96.05%,剩余1494亿元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增专项债额度;新增一般债9506.15亿元,完成新增一般债额度的97.00%;再融资专项债5385.77亿元、再融资一般债13527.50亿元,均超过2020年2020年再融资债上限(地方债18358.80亿元,专项债5058.88亿元,一般债13299.92亿元);无置换债发行。 12月,地方政府债共计发行38只,合计规模1836.13亿元,环比回升32.70%,同比回升383.35%。 其中,新增专项债552.90亿元、新增一般债27.40亿元,其中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增专项债为506亿元;再融资专项债554.74亿元、再融资一般债701.08亿元,其中950亿元再融资债用于偿还地方政府存量债务。 截至2020年底,存量地方债券余额为25.4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28.81万亿元之内。 此外,叠加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46.55万亿元,政府债务负债率为45.80%,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发行期限:2020年,地方债发行期限较2019年显著增加,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14.70年(较2019年增加4.40年),其中,一般债14.70年(较2019年增加2.60年),专项债14.60年(较2019年增加5.60年);专项债期限增加幅度尤其明显,或与期限相对较长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较多有关。 12月,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较上月减少4.10年至8.20年,其中一般债6.60年,较上月减少7.60年;专项债9.20年,较上月增加0.50年,与发行的再融资债期限较短有关。 发行地区:2020年,山东、江苏、广东发行规模位列前三,发行规模均超4000亿元。 12月,山西、辽宁、天津发行规模较大,均超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