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国际)-小米集团-1810.HK-短期政策风险促进股东结构调整,小米有望继续吸引南下资金买入-210201

《东吴证券(国际)-小米集团-1810.HK-短期政策风险促进股东结构调整,小米有望继续吸引南下资金买入-21020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国际)-小米集团-1810.HK-短期政策风险促进股东结构调整,小米有望继续吸引南下资金买入-21020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短期政策风险促进股东结构调整,小米有望继续吸引南下资金买入。 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的行政令,禁止美投资者投资中国军方拥有或控制的企业,所持股份需在2021年11月11日前出售。 2021年1月14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将小米集团等9家中国企业列入“与中国军方相关”清单,小米股价15日跌超10%,后回补企稳。 截至目前,美国已将44家中国企业列入“与中国军方相关”的投资禁令。 禁令的对小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方面,暂未限制公司供应链,不影响公司的业务经营与合作,小米公司认为该禁令对公司基本面不会产生冲击。 小米被纳入清单促使美资撤离,此消彼长,国内投资者加大港股投资力度,小米作为港股优质龙头有望持续吸引国内资金。 万得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6.44亿股,港股通持股比例由12.7%提升至目前14.1%。 中长期看,中资对中概股的定价权提升为大势所趋。 将迎手机市场出货复苏,境内外市占率提升,进一步扩张门店覆盖。 中国信通院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累计出货量3.08亿部,同比下降20.8%。 2021年,受益于疫情受控、境内外市场复苏、5G换机潮持续,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扭转颓势。 IDC预计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6%。 根据Canalys数据,20Q3小米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45.3%,达到46.6百万台,在全球前五大厂商中同比增速最高,全球出货量排名第3名,市场占有率上升至13.5%。 在中国大陆市场,Q3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9%,是前五大厂商中唯一取得正增长的企业。 当前公司的小米之家于县城覆盖率不足30%,目前正积极布局线下门店,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境外业务持续强势,20Q3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2.1%达到398亿元,创单季度新高。 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90.7%,市占率达到18.7%,连续第二个季度市占率进入前三名。 2020年12月底,小米率先发布小米11,起售价人民币3999元,天猫、京东、官网等渠道销售火热,进一步巩固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布局,有助于提高产品ASP。 IoT业务市占率名列前茅,境外市场增速强劲。 硬件采用自产+生态链孵化的模式,构建了手机配件、智能设备及生活消费产品矩阵,多个品类产品(如电视、智能门锁、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TWS耳机、手环等)出货量稳居中国大陆市场前三。 同时,IoT业务于境外市场强劲扩张,20Q3部分主要品类(如手环、滑板车、扫地机器人等)的境外收入规模已超中国大陆,同比增速56%创单季新高。 受益于海外消费复苏、家电持续更新换代,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速。 用户规模扩大,互联网服务潜力巨大。 互联网服务收入来自会员付费(如电视)、广告、游戏、金融。 公司通过手机及IoT等硬件导流,多维度提高ARPU值,互联网业务为未来重要增长点。 截至20Q3,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289.5百万台IoT设备(不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35.8%;人工智能助理“小爱同学”的月活跃用户数达78.4百万,同比增长35.5%。 随着境外手机市场的市占率提升,境外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欧洲等发达地区用户规模增速较快,带动境外互联网人均收入增长。 投资建议。 小米三大业务板块手机/IoT/互联网服务目前贡献收入占比为66%/25%/8%。 公司实行【手机xAIoT】核心战略,以自产+生态链模式生产硬件,以销售硬件为IoT/互联网服务引流。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17.4%,经调整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6.7%,经调整净利率5.6%。 彭博一致预期20E/21E净利润增速75.6%/40%,当前价格对应20E/21E市盈率46.89x/34.57x。 风险提示:政治风险升级,影响公司供应链;手机业务增长不及预期;IoT业务收入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