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通信行业周报: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210217

《中航证券-通信行业周报: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21021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通信行业周报: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21021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情回顾:本期通信指数+2.67%,行业排名19/28;上证综指收于3655.09(+4.54%),创业板指报收3413.81(+6.89%);涨幅前五:亿通科技(+15.16%)、润建股份(+11.94%)、ST实达(+10.38%)、天孚通信(+8.37%)、三峡新材(+7.77%);跌幅前五:中瓷电子(-13.87%)、兆龙互连(-7.90%)、邦讯技术(-7.19%)、南凌科技(-5.54%)、东软载波(-5.26%)。 重大事件:1、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2、爱立信:中国700M建设“恰逢其时”;3、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完成了本应于去年完成的5G消息系统(RCS)建设工程联合集中采购,中兴和华为成为5G消息系统主要设备提供商。 核心观点: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近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①从出台背景上看: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 它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通过对人、机、物全面连接,变革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过去三年是工业互联网起步发展期,未来三年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 ②从内容上看,《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五方面、11项重点行动和10大重点工程,着力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深层次难点、痛点问题,推动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网络体系强基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工程,推动IT与OT网络深度融合,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完善标识体系构建,引导企业建设二级节点不少于120个、递归节点不少于20个。 二是持续深化融合应用方面,实施数据汇聚赋能行动,制定工业大数据标准,促进数据互联互通;三是在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实施关键标准建设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程,实施标准引领和标准推广计划,完成60项以上关键标准研制;四是在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方面,实施产业协同发展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培育工程,培育技术创新企业和运营服务商,再建设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五是在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方面,实施安全保障强化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完善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我们认为,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层次来看,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术基础设施:通信与传感控制设备需求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条件为工业机器提供传感和控制设备是工业互联网的第一步。 传感和控制设备的普及是工业互联网崛起的基础条件,如下几个因素其在工业机器主导的经济下合理地加以普及,并使机器和机器的交互更加智能化工业传感器:作为工业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将成为工业互联网中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廉价而高效的传感器及相关应用将是实现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 二是通信设备及网络:从通信角度而言,工业互联网将以通信技术为通道,通过物联网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上升至云计算与大数据。 在这其中,通信技术、连接物联网所需的硬件设备、云计算能力、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等将是工业互联网中极为为重要的部分。 而通信技术将是这一切的基础保障。 根据爱立信报告数据,未来联网终端与移动数据流量都将出现爆炸式增长,预计2030年较2010年将增长超4万倍。 与移动流量大幅增加相对应的是联网设备的快速增加。 未来全球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的设备总量将达到千亿规模。 目前来看,全球移动终端(不含物联网设备)数量已超过100亿,其中中国将超过20亿。 伴随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也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接近1千亿,其中中国超过200亿。 三是工业互联网运营平台:大数据云计算推动工业企业管理运营和决策的优化工业互联网运营平台包括各种传统的网络系统所构建的平台,广义的定义包括部署在机组和网络中并广泛结合的工业传感和控制数据以及软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和设备加入了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跨越整个机组和网络的传感和控制设备的协同效应。 工业互联网运营平台有多种形式。 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我国参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的企业数量约为1012家,从业务类型上可以分为产品和技术提供企业、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企业、系统集成商、行业用户以及协会等其他部门。 部分企业业务存在交叉,但从产业市场结构上看,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偏向于边缘层,提供产品和技术企业占比为51.57%,达到一半以上,但真正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量较少,占比不足10%。 政策推动下,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 建议关注子领域:工业互联网。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国务院先后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为中国制造业借力“互联网+”由大变强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我们认为工业传感和控制设备以及通信技术都在飞速发展,他们作为核心的硬件基础给工业互联网铺平了道路。 工业互联网的推进又促进这控制设备和通信设备需求量的的进一步提升,并带来了大量新的需求,同时也将为这两个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建议关注:电信运营商,光模块,数据中心,物联网模组等子领域的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子领域:①工业互联网: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偏向于边缘层,提供产品和技术企业占比为51.57%,达到一半以上,但真正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量较少,占比不足10%。 我们预计在政策助推下工业互联网有望加速发展。 ②电信运营商:5G时代电信运营商开始发力应用服务领域,整体业务结构有望改善。 ③基站制造商:2021年5G网络建设继续稳步推进,随着更多省市实现5G网络覆盖,基站制造商业绩持续增长具有确定性。 ④光模块:5G承载网络一般分为城域接入层、城域汇聚层、城域核心层和省内干线,实现5G业务的前传和中回传功能,与3G、4G时代相比,5G网络架构多了一个中传,中传的出现会趋势光模块的使用越来越多,预计5G时期光模块的需求总量和市场规模相对于4G都将大幅提升。 同时海外超级数据中心网络需求不断提升,400G高端光模块部署有望提速,预计出口型光模块企业持续收益。 ⑤数据中心:5G、AI、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飞速发展,诸多产业应用将催生海量数据,必然带来大量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需求,这些均离不开大数据中心做支撑。 数据中心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 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分批出台扶持数据中心的政策,一改此前数据中心高能耗低税收的定位,把数据中心发展提高到战略地位,预计深度绑定核心互联网客户(阿里、腾讯等)且拥有一线城市优质土地资源的IDC公司将持续受益。 ⑥物联网模组:物联网模组行业早期无序发展,经历了以价格战为主的低端竞争过程。 目前行业壁垒逐步形成,中国凭借工程师红利,有望推动物联网模组成本下降,从而逐步成为物联网模组行业主力军。 建议重点关注: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基站制造商:中兴通讯;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商:工业富联;光模块制造商:中际旭创;数据中心:奥飞数据,数据港;物联网模组:广和通,移远通信.风险提示:5G网络建设速度不及预期;行业增速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