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天风证券-银行业:“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210219

上传日期:2021-02-19 17:24:40 / 研报作者:朱于畋2019年银行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天风证券-银行业:“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210219.pdf
大小:21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天风证券-银行业:“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210219

天风证券-银行业:“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210219
文本预览:

《天风证券-银行业:“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21021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银行业:“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21021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碳中和”工作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

去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宣布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个目标不只是对国内实体经济转型的重大考验,更是加快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从去年至今和“碳中和”相关的绿色金融配套政策就在密集落地。

去年7月,人行对《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公开征求意见,预计今年发布。

去年10月五部委共同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

去年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审议通过,今年2月1日实施,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即将到来。

今年1月央行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因此可以预期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会是未来金融支持实体政策框架的重要一环。

点评:首先是技术升级改造带来的庞大投融资需求。

根据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测算,如果要实现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2020-2050年能源系统需新增投资138万亿元,折合每年新增投资超过3万亿元,直接带动银行对公业务需求扩张。

而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只有12万亿元,大约占总贷款的6.9%,发展空间较大。

根据去年7月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相关金融投融资(或说气候投融资)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缓气候变化。

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示范;控制工业、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草原及其他碳汇等。

二是适应气候变化。

包括提高农业、水资源、林业和生态系统、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适应能力;加强适应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能力等。

为实现碳中和所需要的投融资范围广,力度大,这将成为未来银行业的重要业务版图。

其次是碳市场和碳交易带来的新业务空间。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今年2月1日实施。

《办法》指出生态环境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

这意味着全国性统一的碳市场即将落地,碳交易规模有望进入倍增阶段。

此前碳市场在全国7个试点省市覆盖钢铁、电力等20多个行业,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成交额超过90亿元。

而今年全国首批纳入到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发电企业就达到2225家,下一步钢铁、化工、电解铝等行业也将纳入,企业覆盖面更广阔。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速度慢;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高碳行业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