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协会-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210220

《中国信托业协会-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210220(6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托业协会-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210220(648页).pdf(64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年来,我国信托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庞大,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各行各业都需建立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的文化体系,共同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 信托从英国的“用益”制度发展而来,有着悠久历史,但国内外尚未对信托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性研究。 我国首次系统性旗帜鲜明地提出“信托文化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我们在吸收整理大量实践经验和理论文献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第一,积极探索信托文化内涵定义,提出信托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理念是以帮助人们在处理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事务时达成自由、安全和高效的目的为依归,明确受托人应享有的权利和所负担的义务为核心,权衡委托人自由意志的延展和限缩尺度、界定受益人受保护的范围和深度。 第二,信托文化应融汇中西方优秀文化理念。 对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典故中蕴含了与信托文化相通的独特基因;对外,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信托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对我国信托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三,基于制度需求、法律功能、经济价值和道德关怀四个维度,论述了信托文化须具有忠诚守信、持续稳定、财产独立、灵活创新四大核心特征。 第四,深入阐述了信托文化体系应具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文化、满足人民需要的民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文化、依法合规经营的底线文化和坚持职业操守的品质文化五大中国特质。 第五,为弥补当前我国信托文化建设存在的短板,提出信托文化建设的五大机制:一是引导机制,应表现为价值引导机制和行为引导机制;二是激励约束保障机制,应全面调动激发信托文化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研究机制,不断增强研究能力,使信托文化研究向综合化和平台化研发体系转变;四是推广机制,应突出信托文化建设在服务国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对信托文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五是评价机制,应对信托文化体系建设情况、工作情况以及目标达成效果开展科学评价,并设置相应奖项予以激励。 第六,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信托文化建设的六大政策建议,其中首次提出要选树行业代表人物,打造行业代言人。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硬实力”显著增强,但文化软实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信托公司是金融行业的重要成员,信托文化更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托文化能够有效指导行业可持续发展,帮助信托公司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推动信托业步入中高级发展阶段的关键因素。 信托文化建设需遵循客观规律,固本培元,多措并举,交流互鉴,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信托文化国际经验核心特征中国特质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