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金融服务行业《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点评:互联网贷款监管,规模与集中度-210221

《中泰证券-金融服务行业《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点评:互联网贷款监管,规模与集中度-21022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金融服务行业《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点评:互联网贷款监管,规模与集中度-21022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次监管办法的核心要点。 1、新增量化指标,控制总规模和集中度。 本通知作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对之前的监管文件明确了量化要求,包括合作方出资比例、单一合作方集中度和总额规模,从银行端和合作方端同时提出监管要求。 其中对集中度的要求最严:出资方的一级资本金额是主要约束。 2、不得跨区域经营。 再次强调核心风控环节不得外包和不得跨区域经营两大要点,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互联网贷款监管。 对银行(资金方)的影响。 1、对银行业总体影响小。 综合考虑预计目前互联网贷款的整体规模在3-4万亿左右相比178万亿的贷款余额,占比低。 互联网联合贷款的参与方以头部流量平台和区域性中小银行为主。 2、互联网联合贷款从区域性银行向全国性银行(股份行、大行)转移。 不允许跨区经营,地方性银行可提供贷款的目标客群将明显减少,所释放的贷款需求将由股份行、互联网民营银行和法人直销银行等承接。 此外,一级资本净额更大的银行能承接更大的互联网贷款规模。 对流量平台(资产方)的影响。 1、头部流量平台的信贷规模受限(资产方单一平台集中度监管)。 根据2020Q3的数据测算,所有非四大行可释放的单一平台互联网贷款总规模为3.6万亿。 如果要突破现阶段的规模限制,头部平台需要加大与大型银行以及非银机构的合作力度。 2、通过对互联网贷款规模的控制,抑制国内居民杠杆率的持续上升。 与央行4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方向一致(“居民部门债务风险虽然整体可控,但宏观空间也已不大”)。 3、资产方和资金方议价能力更对等。 后续合作银行向头部集中,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将更加对等,平台向银行收取的信贷服务费率或有所下降。 银行股的核心投资逻辑是宏观经济,这是我们持续推荐银行股的逻辑。 宏观经济的“量”是银行股投资的短期逻辑,宏观经济的“结构”则是银行股的中长期逻辑。 如果制造业持续复苏发展,银行估值会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个股方面,中长期继续推荐银行核心资产: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 行情蔓延,近期可重点关注低估值品种: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光大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周期导致互联网贷款信用风险提升,互联网贷款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