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0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黎明且近,及时布局-211117

上传日期:2021-11-17 17:08:14 / 研报作者:扈世民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0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黎明且近,及时布局-211117.pdf
大小:54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0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黎明且近,及时布局-211117

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0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黎明且近,及时布局-21111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0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黎明且近,及时布局-211117(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0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黎明且近,及时布局-211117(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0月民航需求环比改善,但多地疫情散发导致旺季峰值削弱,国航/南航/东航国内线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13.8~18.7pcts。

Q4需求偏弱叠加高油价,航司经营压力较大,但国际线开放利好不断积累,行业结构性拐点将现。

飞机低引进或持续至2023年,国际线开放后紧供给格局料将推动重构繁荣。

国际客流恢复利好上海机场免税议价力恢复,看好公司2025年实现500亿元销售额。

另外,路易威登中标白云机场,高奢渠道向机场倾斜,有望开启商业流量变现的第二成长曲线。

▍10月需求环比9月改善,但旺季峰值削弱,Q4疫情波动叠加传统淡季,行业经营承压,药物及国际线开放政策等利好不断积累,行业结构性拐点或临近。

10月国航/南航/东航国内线ASK较2019年同期-4.6%/-10.8%/+0.2%,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13.8~18.7pcts。

经营数据环比9月改善,主要由于10月上半段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但中下旬开始疫情多地散发叠加天气多雨,出游小旺季的峰值被削弱。

本轮疫情目前已涉及21个省份,且Q4为传统淡季,国内线需求偏弱,同时油价高企,航司经营压力较大。

目前国际线开放的政策和治疗药物的利好不断累积,我们预测2022Q2国际线或开放,需求有望大幅反弹。

国际线ASK占比34%~38%的三大航业绩料将迎来较大的弹性,行业结构性拐点或临近。

▍因疫情蔓延,11月第1周客运量同比2019年同期降62.4%,航班执行率不足50%,燃油附加费缓解成本压力,Q4或是行业最后寒冬,期待国际线开放后需求反弹。

10月民航旅客发送量3886万人,较2019年同期降31.8%,环比提升2.2pcts,料受到国庆出游拉动的影响。

但自10月中下旬起新一轮疫情蔓延至多省份,压制航空出行需求。

11月第1周民航旅客运输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62.4%(同比-51.3%),11月14日全国航班执行率47.5%(10月前3周70%以上)。

叠加油价高位波动,Q4航司经营压力较大,燃油附加费开征缓解一定成本压力。

11月5日辉瑞公布其Paxlovid药物能将住院或死亡概率降低89%,有望在今年交付,中国多技术路线的特效药也在研发中,年底有望上市。

考虑国外边境开放政策不断加码,期待2022Q2国际线逐步开放带来需求大幅反弹。

▍料2022年行业引进增速2%~3%,737Max复飞或需1年以上周期,飞机低引进或持续至2023年,国内线需求快速修复叠加国际线需求放量,紧供给格局料将支撑行业重构繁荣。

上市航司10月合计净引进飞机9架,我们预计明年行业飞机净引入80~90架左右,对应2%~3%的增速。

我们认为中国已引入的737Max完成复飞流程需要约1年周期,同时考虑制造商产能下滑以及各航司的飞机退出计划,推迟交付的该机型的引进或是渐进的,对市场造成的冲击有限。

同时C919交付时间表尚不明确,考虑航司经营恢复周期,紧供给或持续至2023年。

若明年国际线开放,未来一年供需结构优化料将推动航空业重构繁荣。

▍机场国内线流量环比提升,国际线复苏有望推动机场免税议价力恢复,美兰机场免税红利持续释放,高奢业态有望打造机场流量变现的第二成长曲线。

10月首都/上机/白云/深机/美兰国内线旅客吞吐量较2019年-52.9%/-1.4%/-18.7%/-7.6%/-26.6%,其中上海机场恢复领先。

我们认为国际客流复苏将推动机场免税议价力恢复,2025年上机有望实现500亿元销售额,为下一轮谈判获取溢价。

国庆节10.1~10.5期间,美兰机场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41%,预计全年线下销售额40亿元,免税红利持续释放。

疫情下高奢品牌渠道策略向机场倾斜,路易威登入驻白云机场,对比区域内代表性的商业地产,奢侈品租金坪效远高于普通有税商业,未来有望打造机场流量变现的第二成长曲线。

▍风险因素:民航需求不及预期;油汇影响超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与免税经营商谈判不及预期;市内店政策分流超预期。

▍投资策略:10月国内需求环比9月恢复,但中下旬期疫情波动造成旺季峰值削弱,国航/南航/东航国内线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13.8~18.7pcts。

本轮疫情涉及21个省份,11月第1周国内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62.4%,目前航班执行率低于50%。

Q4需求偏弱叠加油价波动,各航司经营承压。

国际线开放利好不断积累,我们预测自2022Q2开始国际线逐步开放,行业料即将迎来结构性拐点。

行业低引进或持续至2023年,紧供给格局释放票价市场化弹性,推动行业进入繁荣周期,首推高β属性、业绩弹性更大的中国国航。

同时国际客流恢复有助于机场免税渠道溢价权恢复,高奢有望打开机场流量变现的第二成长曲线,推荐国际旅客占比高、免税经营更为灵活的上海机场,以及产能空间持续打开,商业消费有望迎高成长的白云机场。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