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开源证券-中小盘IPO专题:强化信息披露,提升IPO常态化下的上市公司质量-210228.pdf
大小:35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开源证券-中小盘IPO专题:强化信息披露,提升IPO常态化下的上市公司质量-210228

开源证券-中小盘IPO专题:强化信息披露,提升IPO常态化下的上市公司质量-210228
文本预览:

《开源证券-中小盘IPO专题:强化信息披露,提升IPO常态化下的上市公司质量-2102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中小盘IPO专题:强化信息披露,提升IPO常态化下的上市公司质量-2102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IPO发行常态化,注册制以来发行审核效率显著提高A股历史上曾经历9次IPO暂停与重启,最近的一次暂停发生在2015年7月,后于同年11月重启。

自最近一次重启以来,A股IPO发行逐渐常态化,并在注册制的推动下持续扩容,每年IPO公司数从2015年的30家迅速扩充至2020年的396家,对应募资额则从110.8亿元大幅提升至4699.6亿元。

注册制改革还推动IPO发行审核效率的显著提升,2020年科创板和主板公司从IPO申请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时分别为256和540天,创业板平均用时则从核准制下的555天大幅缩短至注册制下的106天。

与历史上因为审核周期长导致的“堰塞湖”不同,当前IPO申报排队企业数量的增长更多反映的是注册制改革激发的市场活力,以及各方对国内资本市场信心的强化。

强化现场检查等上市审核全链条监管,提高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IPO常态化发行的同时,也有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对注册制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不全面、对注册制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系把握不到位、对注册制与交易所正常审核存在模糊认识,导致其抱有“带病闯关”的侥幸心理。

对此,近期监管层抽取了20家申报IPO企业进行信披质量现场检查,其中已有16家选择了撤回IPO申请,撤回比例高达80%。

对申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是发行上市审核全链条监管中的重要一环,是进一步加强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要手段。

强化对IPO排队企业的现场检查,并不是变相收紧IPO节奏,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注册制下信息披露这一核心,支持真正优质的企业上市。

截止2021年2月19日,证监会共核准或同意注册66家企业IPO,与2020年同比有较大增长,环比则保持平稳。

可见,在强化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监管的同时,IPO发行仍然保持常态化。

严把上市“入口关”,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下一阶段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

而与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相对应,把好上市“入口关”同样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环节。

2019年正式开板以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540家,通过审核问询、现场督导和自律监管等全链条监管,共淘汰了80多家,每年的审核淘汰率保持在17%左右。

深交所方面,截至目前其共对32家IPO项目的保荐人实施现场督导,其中20家已因此主动撤回申请,另有10余家公司因未能及时回复问询而主动撤回申请或被终止审核。

可见,交易所在上市“入口关”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减少了企业“带病申报,抢跑占位”。

另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还明确提出要“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

而此次对IPO公司的集中现场检查,由我国证监会统一部署,证券业协会组织抽签,最后由上交所和深交所执行现场检查及后续监管工作,很好地体现了监管联动机制的作用。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