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教育行业跨市场周报第111期:老鹰传智A股IPO,中公考研业务引爆赛道增长潜能-210301

《光大证券-教育行业跨市场周报第111期:老鹰传智A股IPO,中公考研业务引爆赛道增长潜能-21030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教育行业跨市场周报第111期:老鹰传智A股IPO,中公考研业务引爆赛道增长潜能-210301(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我们主要关注传智教育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传智教育成为A股IPO教育第一股;老鹰教育IPO过会,或将成为A股首家以美术培训为主营业务的教育培训公司;考研市场规模广阔,中公考研业务引爆教育赛道增长潜能。 一、传智教育:教育培训行业A股IPO第一股2021年1月12日,传智教育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实现A股IPO的教育培训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非学历、应用型计算机信息技术(IT)的教育培训,主营业务包括IT短期培训、IT非学历高等教育培训和少儿非学科素质教育培训。 2020H1,公司三大业务线营收占比分别为92.7%、7.0%和0.3%。 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随着公司声誉不断提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和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2017-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99亿元、7.91亿元、9.24亿元、2.64亿元,2017-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14.96%。 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为IT学科短期现场培训,2020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达到74.50%,其次是IT线上培训和泛IT学科短期现场培训,营收占比分别为11.54%、6.65%。 2017-2019年,公司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5%以上;毛利主要来自于IT学科短期线程培训,毛利润贡献比例超过80%。 2020年上半年,公司现场培训业务普遍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招生数量有所下降,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28.75%)。 但随着线上需求的不断提升,线上培训对毛利的贡献大幅增加,达到30.6%。 下游IT行业快速发展、IT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带动IT教育培训行业不断增长。 据公司招股书援引工信部统计数据,2012-2019年IT行业整体收入由24,794亿元增长至71,768亿元,整体利润由3,366亿元增长至9,362亿元,收入和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40%和15.74%。 从从业人员数量来看,2012-2019年,我国IT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由418万上涨至673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4%。 随疫情好转,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成立以来主营业务聚焦于IT教育培训,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口碑。 同时公司优质的课程内容、成熟的讲师培养体系和多样化高效的营销渠道帮助公司获得持续的客户来源和良好的经营业绩。 截至2021年2月26日,根据Wind一致预测,2020-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18亿元、10.90亿元、13.53亿元,同比增长-22.3%、51.9%、24.0%;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88亿元、1.96亿元、2.51亿元,同比增长-51.2%、123.7%、27.7%。 截至2021年2月26日,公司市值为85.76亿元,对应2020-2022年PE为97x、44x、34x。 二、老鹰教育:IPO过会引领教育行业上市新风向老鹰教育首发过会,引领教育行业上市新风向。 2021年2月23日,继传智教育和金智教育,老鹰教育首发过会,将于深圳创业板上市,或将成为A股首家以美术培训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老鹰教育是一家营利性民办美术培训机构,主要以面授方式为学员提供美术培训服务,目标群众包括美术艺考学员和普通兴趣学员,并通过收取培训费方式实现盈利。 截至2021年2月,公司已在七个城市建立校区,生源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教职工600多人。 2019年,公司共培训美术艺考学院4700多人,培训美术兴趣学员2500多人。 营业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较为稳定。 随着美术培训需求不断增加,公司业务规模和招生人数持续扩大,营业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2016-2019年和2020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156万元、17,304万元、23,372万元、28,735万元和14,449万元,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33%。 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美术班,占比超过90%,其中超八成来自于长期培训收入,其次是文化课班。 2016-2019年,公司毛利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毛利主要来自于面向艺考培训的美术长期班。 自2017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率随规模效应的凸显不断上升。 2016-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5%、21%、26%、27%。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面授业务受到疫情的影响,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均有所下滑。 三、中公教育:考研业务引爆教育赛道增长潜能就业难催生考研需求飞速增长。 2016-2021年中国考研人数从177万人增长到377万人,年复合增速为16.33%,大约40%的毕业生选择考研。 就业环境下行使得考研成为毕业生的主流选择。 研究生考试时间跨度长,志愿选择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实际真实录取率不足20%。 较高的考试难度推动学生对考研培训的需求大幅增加。 未来考研市场空间约为400亿元。 从政策看,2020年教育部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约18.9万人,2021年预计会进一步扩招。 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即将突破100万人之际,报考人数将在3年左右迈过500万大关。 按照“市场规模=参考人数*参培率*生均客单价”计算市场规模,2019年考研市场规模约70亿元,未来考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元。 考研市场竞争分散,中公已成行业第一龙头,中公平台优势显著。 在中公教育深度布局考研业务之前,考研培训行业内机构数量较多,竞争激烈,水平也参差不齐。 基于职业教育生源高度分散和相关需求慢节奏的特点,通过具有强教研和垂直一体化运营能力的外来大型企业的深度介入和长期投资,供给和需求端潜藏的增长潜力才能被充分地挖掘。 与普通培训机构“直营+加盟”的模式不同,中公考研沿用直营模式,最大程度保证对各个网点管理能力,有效控制教学质量。 优质的教研资源和丰富的职业教育运营经验帮助中公教育在考研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中公教育已成为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第一龙头。 风险分析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教育培训业务受教育政策的影响较为明显,升学政策的变化、校外培训机构资质要求、民办学校的要求限制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教育培训业务的业绩表现。 存在升学政策突然转向、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进一步加强等带来的业绩下降风险。 竞争加剧风险教育培训行业竞争激烈,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可能存在低价策略等恶性竞争行为,对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疫情复发、加剧风险冬季是疫情复发、加剧的高风险时段,教育培训尤其是线下培训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招生量下降,从而导致行业终端需求不足,可能使得行业整体发展不及预期。